:节日里的电话情思

:

  自从有了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虽然电话我都已经换了好几个了,每天也都有接到很多电话,可即便是这样,每每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我还是会莫名的紧张。
  
  南疆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北疆,至于有多大差距,我也说不清楚,当然和内地乃至发达的沿海城市也就不能相提并论了。也许人家都开始玩儿智能机了,我们还生活在“话吧”时代。南疆普及电话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了,甚至还要晚一些,那时候要想用电话,那就只有去话吧,长途从起初的6毛前一分钟慢慢的变成4毛、三毛到如今的1毛五,也许还有更加便宜的,当然了,就算是一毛钱一分钟甚至是几分钱,也不会有人再去话吧打电话了,因为不分老中青,人人都有了手机,曾经大街小巷看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话吧”,现如今,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庄,“话吧”早已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
  
  记得2004年的冬天,确切的说是棉花对现款发完以后,当然也就快要到年关了,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刚刚入学不就得高中生,家里装了一部电话,在学校宿管阿姨的吼叫声中,我飞快的冲向值班室,是爸爸打来的电话,一个学期没有和家人见面,第一次离家几百里之外的团场上高中,当从电话那头传来爸爸熟悉的声音时,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当时一句话也出不出来,只有哽咽,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值班室里的宿管阿姨看着我,似乎也被感染了,安慰道:“电话费很贵的,有什么话赶紧和家里人说吧,以后常常打就行了。”话虽如此,可我试了好几次,感觉发不出声音,其实我是害怕自己一说话就会控制不住哭出声来,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只化作那一滴滴的眼泪。爸爸在电话那端安慰着我,其实我早已听出来爸爸说话的声音也变了,尽管看不见,但我知道,他一定也流泪了,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家的我,现在为了学业不得不离开,一个学期也就4个月的时间,如今已过了大半,也就是三个多月没有和爸爸妈妈联系过了,想家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在被窝里默默的流泪。可是人总有长大的那一天,总是要独立的面对今后的生活,不能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吧。
  
  最后,爸爸只能说过两天再打,让我记下家里的电话号码。第一次接家里的电话,居然没有说出来一句话就结束了,电话里传来“嘟嘟嘟”的声音,一种失落感莫名的涌上心头,可不管怎么样,家里有了电话,想家的时候打电话就方便多了,尽管这一次没有和家人说上话,但至少父母知道我在学校挺好的,我也知道他们挺好的。怀着激动地心情回到宿舍,舍友们看到我红红的眼眶,都来安慰我,那时候一个宿舍的姐妹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团场,我是最远的一个,自然不能像她们周末想回就回去了,想家的感觉她们又怎会感受的到呢,在学期最后的那些日子,我经常接到爸爸妈妈打来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像第一次那样,每次都是在宿管阿姨的催促下才恋恋不舍的挂断电话。
  
  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我的心也就在哪,2010年的6月,也是我警校最后一年的那个夏天,父母一通电话告诉我,他们打算回老家了,顺路来学校看看我,当时我就蒙了,他们回老家了,可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后我去哪儿啊。父母也未做过的说明,只是说让我请一天假。我一直都知道,父母思念家乡的心从未改变过,即便是在新疆生活了20年,也总是时常提及关于家乡的事情。就这样,父母和我匆匆见面后便踏上归乡的列车,当时我是笑着送他们上火车的,因为我不想他们为我担心,外表看似坚强的我,当火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声长鸣后,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虽然已经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当时我已顾不上自己的形象,边走边哭,在火车站这样的情景估计是不足为奇了吧。同样是相隔几千里,可他们在南疆我的心是踏实的,突然回到老家,我感觉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毕业后我按照父母的吩咐回到南疆哥嫂那,当我看到和父母生活了十几年那熟悉的房子,熟悉的门,熟悉的红柳院子,那熟悉的一切,还有母亲那熟悉的身影,仿佛发生在昨天。当我回到家推开门的那一刻,本想张嘴就喊妈的,迎来的却是外甥女那天真的笑脸,进门一看,没有提前准备好的可口饭菜,没有铺好的干净床铺,总之没有了之前的一切,我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泪水再一次不听话的流了下来。
  

标签: 思念 通话 家乡

上一篇: 屋后的那棵沙枣树

下一篇: 这些年的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