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初雪白了头
这座城市,今年冬天的雪,来的尤其晚。昨夜阴云密集,像是有所预谋。天不亮,天空便洒下细密的雪花。初冬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倾了城。
中午下班时,雪还在下。午饭后,站在窗口向窗外望了一会,雪依然有条不紊地飘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片,反而放大了许多;身姿委婉地随风自高处飘落,衬着天空的灰色调,天气,愈发显得萧瑟起来。
家务收拾停当之后,随手翻看手机微博;头条赫然醒目:“余光中逝世”。我心头一沉,因初雪而生的几分欢喜,顷刻散尽!
恍然懂了,这漫天的雪花不停飘洒,许是为铺陈一条洁白的路,让先生去往天国的行程更明亮!凝重的心,泪流不止!泪水晕开时间里的哀痛,心中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忽而浓了;岁月深处的一份感念,如沐初雪,忽而白了头……
对于余光中先生的印象,最初是课本上那首近乎人人皆知的《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的我,不谙世事风雨,“乡愁”不知愁,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自然不够深切。只觉得忧而不伤,美的动人。
后来,光阴山南水北,自己有了独行的经历,知晓了生存的辛酸,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才品出几分酸涩与苦味。尤其深刻开头那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热血青春,在外漂泊奋斗的年月,无比思念家乡和亲人。感觉这段,就是为自己而写的。
岁月漫漫,时间累积,情感也于诗行中层层推进;一颗解读的心,更深切了极富张力的最后一句:“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短诗,由开头个人经历的倾诉,到最后情感的升华,却是一种大写的爱!承载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我的人生,只是一个人寻常经历的小小缩影。就像那枚小小的邮票一样不起眼。而先生的人生,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缩影。时间,空间,地域,人情,以文字的形式,结构出一份深深的眷念,代表着千千万万海峡人隔岸而抒的思乡之情、回归之心!
乡情不忘,诗心悠长!我想,这就是人们对先生心怀敬意,对这首诗有着特殊情感的最大原因!也是世人、国人为之尊重不已的足够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