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欢线报王)读出我从没有过的记忆
在我进入中学之前,除了小学三年级那年的暑假是在大姨家过的,其它的暑假应该都去了外婆家,有时一个月,有时更长。在我的记忆中,在上小学之前,也有一次在外婆家住了很久,大概有二十多天。记得那次一直住到舅舅结婚,爸爸应该是很长时间没见到我,还在舅舅结婚那天带我去新港(一个乡镇)拍了一张照片,我骑着一辆三轮车,照片上写了“四岁留念”的字样,可惜后来搬家弄丢了。我之所以记得那天,是因为那天来了很多客人,很热闹。我隐约记得有个客人(大概是我的大表叔)问我在那里住了有没有一个月,舅舅笑着回答说“没有,大概二十多天”。
从外婆家到我们家,有一条河,叫做百米港,这条河连通着武山湖和太白湖,从童司牌到官桥的这段河面上有三座桥,分别是城塘桥,长征桥,连城桥。这条在50年代人工开凿的大河在后来的50年里承担了沿岸村民的大量运输任务,直到在21世纪被汽车取代。小时候,在我学会骑自行车之前,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先走5里路去城塘桥,然后搭乘渡轮去长征桥,下船就快到了外婆家。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母亲想要带我和大哥回娘家,只能用两个箩筐,一头一个,父母亲轮流挑着。我想我应该是一边听着扁担的吱吱呀呀声,一边在晃晃悠悠中舒服地睡着吧。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父母亲用床单把箩筐围起来,任凭外面狂风怒号,里面却是温暖天堂。记得有一次,我也只记得这一次,乘船的人特别多,渡轮后面绑了个拖船,有个人站在上面拿根竹篙掌握它的方向,我们一家四口就在这艘拖船上。到长征桥的时候,拖船要和渡轮解绑,也许是解绑的刹那船身可能摇晃得厉害,父亲提醒母亲要扶稳箩筐。这几乎是我能记得的最遥远的记忆了。记忆中还有一次母亲去外婆家不带我,大哥应该是已经上学了,我哭着赶路,但是被奶奶拉着,怎么也挣不脱,嚎啕大哭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