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
七年级上期语文半期测试题
注意:答A卷第Ⅰ卷选择题时,请直接把所选答案填在选择题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瞬(bǐ)间 嶙
(rǒng) 峋 迸(bèng)溅 擎(qíng)天撼地
B.洗濯(zuó) 行(xíng)道树 姊(zǐ)妹
忍俊不禁(jīn)
C.泯灭mǐn) 厄(è)运 猝(cù) 然
问心无愧(kuì)
D.酝酿(yùn) 唱和(hè) 清洌(liè)
津津有味(jī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成 训诫 啜泣 心惊肉跳 B.庸碌 糟蹋 拙壮 肃然起敬
C.挑逗 笼罩 玷污 决处逢生 D.禀告 慷概 蹂躏 猝然长逝
3.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空白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 和悲伤。
(2).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 的点缀。
(3).我一直 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她崭新的远景。
(4).云雾
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A.忧虑 悲哀 沉浸
拿来 B.焦虑 悲凉
沉醉 携来
C.忧虑 悲凉 沉醉
拿来 D.焦虑 悲哀
沉浸 携来
4.下面句子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依次填的一组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诚,
;不是所以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3)(2)(1)(4) B.(2)(3)(1)(4)
C.(1)(3)(2)(4) D.(4)(3)(1)(2)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
观: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时:经常、时常
C.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方:与圆相对
D.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时:……的时候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其:代词,它,指秋毫
B.使之冲烟而飞鸣
之:代词,指蚊子
C.以丛草为林
为:动词,作为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介词,被
8.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留蚊于素帐中——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
B.果如鹤唳云端——果然像白鹤在云端鸣叫。
C.则或千或百——那或者一千或者一百
D.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张目对日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
D.作/青云/白鹤观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外之趣”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B.“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中“捉、鞭、驱”可以看出“我”一点也不怕癞蛤蟆。
C.“能张目对日”写出“我”的淘气;“鞭数十”写出了我的残暴无常。
D.
A
卷
从“神游其中”一句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B
卷
题号
一
二(一)
二(二)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80分)
三、(共8分)
1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书写必须规范、工整。。(自选四句填写)(4分)
(1)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何其芳《秋天》)
(2)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
(5)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2.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3)
.《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默写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上阕:
,
。
,
。
四、语言运用(12分)
13.考试顺利结束后,你的母亲不停地问你考得怎么样。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紧转入下一场考试的复习,这时,你该怎样回答?(4分)
答:
14.“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是《环球日报》的广告,请你说说看,这句广告词那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15.补充下面的比喻句,并使其形成排比句。(4分)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五、作文(60分)
16.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题目:发生在我们班里的故事
要求:写成记叙文,600字左右。
(2)与小学的老师、同学分别两个多月了,你一定非常想念他们,很想把进入中学以后的见闻、感受告诉他们。今天就有一个机会了,拿起笔来,给你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书信,介绍一下你的新老师、新朋友吧!当然,你也可以向他们倾诉你的思念……
要求:注意书信的格式,600字左右。
B卷(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1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学而不厌
厌
⑵是以谓之“文”也
是
(3)不亦说乎
说
(4)人不知而不愠
愠
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3.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2分)
4.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4分)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16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6.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2分)
7.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4分)
8.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9.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3分)
1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22分)
白 鹅 丰子恺
(1)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2)这白鹅,是一位将有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象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象评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4)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象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5)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供献,使主母和主人都欢喜它。物质上的供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地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6)且说我这屋子,真是简陋极了:篱笆之内,地皮二十方丈,屋所占的只六方丈。这六方丈上,建着三间“抗建式”平屋,每间前后划分为二室,共得六室,每室平均一方丈。中央一间,前室特别大些,约有一方丈半弱,算是食堂兼客堂;后室就只有半方丈强,比公共汽车还小,作为家人的卧室。西边一间,平均划分为二,算是厨房及工友室。东边一间,也平均划分为二,后室也是家人的卧室,前室便是我的书房兼卧房。三年以来,我坐卧写作,都在这一方丈内。归熙甫《项脊轩记》中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又说:“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我只有想起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得自己满足。我的屋虽不上漏,可是墙是竹制的,单薄得很。夏天九点钟以后,东墙上炙手可热,室内好比开放了热水汀。这时候反教人希望警报,可到六七丈深的地下室去凉快一下呢。
(7)竹篱之内的院子,薄薄的泥层下面尽是岩石,只能种些番茄、蚕豆、芭蕉之类,却不能种树木。竹篱之外,坡岩起伏,尽是荒郊。因此这小屋赤裸裸的,孤零零的,毫无依蔽;远远望来,正象一个亭子。我长年坐守其中,就好比一个亭长。这地点离街约有里许,小径迂回,不易寻找,来客极稀。杜诗“幽棲地僻经过少”一句,这屋可以受之无愧。风雨之日,泥泞载途,狗也懒得走过,环境荒凉更甚。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
(8)自从这小屋落成之后,我就辞绝了教职,恢复了战前的闲居生活。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然而这幸福必须两个条件:在太平时,在都会里。如今在抗战期,在荒村里,这幸福就伴着一种苦闷——岑寂。为避免这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岑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象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9)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与我邻居着。
11.如果把“我亲自抱了这雪白大鸟回家”改为“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鹅回家”好不好?为什么?(3分)
12.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三段划线句中的“简直”和“竟”有哪些深刻含义?(4分)
14.作者怎样看待鹅的傲慢的?你怎样看待鹅的这一性格呢?(4分)
15.本文标题是“白鹅”,为什么还要用三段文字来写我小屋的简陋?(3分)
16.文章最后说“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找出文中与之照应的句子,然后用楷书工整地抄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句子正确3分,书写2分,共5分)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测试答案
A卷
一、1.B 2.A 3 .B 4.C 5.B
二、
6.C 7.A 8.C 9.D 10.C
三、11.(1)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2)水何澹澹(3)乱花渐欲迷人眼(4)路转溪头忽见(5)潭影空人心(6)何当共剪西窗烛
1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四、13.妈妈,你放心吧,考得还不错,我要准备下一场考试,等我考完了我再详细给你说好吗?
14.“抱”字用得好。一个“抱”字,让人忍俊不禁,不一定花钱旅游,只要您拥有了《环球时报》,也就拥有了整个地球。等着长知识吧。(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5.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之塔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病 书是乳汁,能让你健康成长 书是伴侣,能陪你度过美好人生 (写对一句得一分)
五、作文参照中考评分标准执行
B卷
一、1.(1)满足; 这 ;同“悦”,愉快 ; 生气、发怒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3.略4.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 不会矛盾 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5.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6.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7.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8.“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他在行动中逐渐获得成功的感受。 9.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但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0.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仅供参考)
(二)11.不好,原句更能表达我对白鹅的喜爱的感情。12.对比手法;狗的叫声体现了势利小人的性格, 鹅的叫声体现了正直、凛然的君子形象。两相对比,突出了鹅的傲慢性格。 13.“简直”二字体现了鹅不让人的坚决态度:既不犹豫,也无商量的余地——就是不让!“竟”字表现了作者意外的惊喜:没有想到鹅竟如此勇敢无畏,真是“狂妄”得可爱,天真得可爱。这两个词是作者对鹅的喜爱、赞赏之情的自然流露。14.认为鹅的傲慢终归是狂妄,即使“被捉”也在所不惜的傲慢,却表现了鹅的勇敢和坦诚。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15.用小屋的简陋、环境的荒凉,衬托出鹅对我的精神贡献:在荒凉的环境中,简陋的屋子里,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藉了我生活的岑寂。 16.“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有了生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