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质量调研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
总分100分  2005年11月
一、选择(共4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
6、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声音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B、喜欢在30-40 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 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在100 dB以上的环境里也不在乎
8、下列现象不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飞行时的定向           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
C、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D、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
9、在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提高声音的音调
10、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使行动更加隐蔽          B、马蹄声无法由空气传入人耳
C、大地传声的速度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大
D、大地传声的速度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小
11、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放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C、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D、冬天,从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14、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
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15、下面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用酒精灯的内焰对物体加热
B、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洒
C、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
D、酒精灯中的酒精必须要装满
16、在通常情况下,水银、酒精的沸点分别是357℃、78℃,则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
A、酒精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两种温度计都可以            D、两种温度计都不可以使用
17、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气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
18、太阳、月亮、烛焰、镜子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和月亮                 B、太阳和烛焰
C、太阳和镜子                 D、月亮和烛焰
19、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白光是单色光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0、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共30分,第21-28题每空1分,第29-31题每空2分)
2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22、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所以动物逃离了险境。
23、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     效应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
24、电视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      ,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这种不可见光还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效应。
25、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乙两支温
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    ℃,乙:    ℃。(读数
时,视线要与凸形液面顶部相平)
26、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碾碎的卫生球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在这一过程中,卫生球粉末先后发生了        、        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27、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于2005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升空。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
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     ,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8、太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大都是     (填“圆形”或“非圆形”)的,与缝隙的形状     (填“无关”或“有关”)。
29、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 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名称)
(3) 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呢?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0、龙城中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小明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他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他用大头针捅破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明认为蜜蜂的发生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他的            。
31、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的距离大约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
三、解答与探究(共30分,其中第32题5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第35题10分)
32、“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时,我们对月亮充满了遐想和好奇:月亮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测量人员用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射脉冲激光束,并接受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测出激出往返所经过的时间为2.54s,则月球间距离约为多少m?(已知光速为:3×108 m/s)











33、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     ,它需要不断的    热,温度保持     ,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
34、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液体汽化”时的探究实验记录(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60
70
80
90
95
98
98
95

98
98
98
①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    ℃。
②这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通常被称为        ;这种物态变化能够进行的条件是         并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这种物态变化时,要   热,而且温度保持        。
③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的液体的沸点是     ℃。
35、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共4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C
C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B
B
C
B
C
C
二、填空(共30分,第21-28题每空1分,第29-31题每空2分)
21、空气  音色
22、次
23、温室
24、红外线  热
25、测温液体热胀冷缩  16  -14
26、升华  凝华
27、熔化  汽化  液化
28、圆形  无关
29、(1) 光的直线传播
  (2) 升华  液化
  (3) 振动
30、翅膀的振动  科学探究精神(其他解答,言之有理,均酌情给分)
31、1020
三、解答与探究(共30分,其中第32题5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第35题10分)
32、激光从地球到达月球所用的时间:            (2分)
  月地间距离:s=vt=3×108×1.27m=3.81×108m                 (3分)
33、B  4  固态共存态  放  不变  50℃                    (各1分)
34、①7  98 
②沸腾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吸  不变
③98                                                            (2分)
35、(1) A、B、C;A、D、F;80或100  1.02;                      (各1分)
  (2) 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的高低。
                                                                  (2分)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

下一篇: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