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项训练(选择)

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项训练(选择)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8℃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C。 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   D。 普通家用台灯的功率约为200W

E。 一张课桌的高度1。6

m

F。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 kg

G。 人步行的速度是30 m/s

H。 洗澡水的温度是80℃

2。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3。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B。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C。 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 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4。 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光的反射规律               B。

真空不能传声

C。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D。

欧姆定律

5。 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

C。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6。 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定律或原理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欧姆定律

C。 焦耳定律               D。

阿基米德原理

7。 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8。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图,若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a点和b点,则物体的重力势能(  )

A。 在a点时大    B。 在b点时大

C。 在两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则(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 如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下,下端悬挂一个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C。 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17。 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高度之比为2:3,底面积分别为。把它们都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把A叠放在B上,B对桌面的压强为p;把B叠放在A上,A对桌面的压强为。已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一物体以1 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0 N,若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到3

m/s时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

A。 大于40N     B。 小于40N  C。 等于40N      D。

无法确定

19。 若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中进行物理实验,下列仪器中:(1)托盘天平、(2)摆钟、(3)电子秤、(4)电流表、(5)电压表、(6)放大镜、(7)密度计、(8)刻度尺,仍能正常使用的有(  )

A。 (1)(3)(6)(8)   B。 (2)(3)(7)(8)

C。 (2)(6)(7)(8)   D。 (4)(5)(6)(8)

20。 两个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积之比为2:1,进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2:1         B。

1:2         C。

4:1         D。

1:4

21。 为了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 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 磁铁靠近钢棒,若钢棒与磁铁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

D。 磁铁靠近钢棒,若钢棒与磁铁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22。 某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这台汽油机在1s内做功的次数为(  )

A。 10次   B。 15次

C。 20次   D。 30次

23。 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实例,如图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

2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25。如图所示,小明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人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哪个最大: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一样大

26。 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时,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在跑步机上跑步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27。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28。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一物块M轻轻地放入杯中,则物块M静止后(  )

A。 一定不变,可能增大  B。 可能增大,一定不变

C。 一定增大,可能增大   D。 可能不变,一定不变

29。 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体积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两球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若此时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小球的质量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30。 下列简单机械中,都属于省力的是

A。 钓鱼竿,动滑轮

B。 瓶盖起子,起钉子的羊角锤

C。 剪铁皮的剪刀,缝纫机踏板  D。 扫地用的大扫帚,剪铁丝的老虎钳

31。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在这一过程中

(

)

A。 通过热传递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B。 通过做功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C。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筒内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32。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滑轮提升重物,滑轮质量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通常费力

B。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 使用定滑轮和使用动滑轮的有用功率一定相同

D。 工人师傅使用定滑轮一定比使用动滑轮做功少

33。 用密度的木材做成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的边长是1dm。把它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和木块浸入水的深度分别是(  )

A。     B。

C。    D。

34。 如图所示,小球在圆弧形槽中来回滚动,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最后静止在槽底,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加

B。 小球在最高点处重力势能最大;小球第一次滚到槽底时,动能最大

C。 动能和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动能增加时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时动能减少,机械能保持不变

35。 如图所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当把铁块A放在木块上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把与A体积相等的合金块B悬挂在这个木块下方,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合金块的密度是(铁的密度为)(  )

A。         B。

C。          D。

10。

36。如图所示,在一水平桌面上放着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使铁球静止,木球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比铁球的动能小   B。 两球的机械能可能相等

C。 木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 木球的机械能一定较小

37。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9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 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 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 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38。 把密度为的小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把此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14。4g        B。

16g          C。

18g          D。

20g

39。 如图所示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40。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测量仪器是(  )

A。 温度计       B。

刻度尺       C。

弹簧测力计       D。

电流表

41。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2∶1。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静止时,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ρ酒=0。8×103kg/m3)

A.ρA∶2ρ水   B.ρ酒∶2ρB  C.1∶1

D.2∶5

42。 在2005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了跳绳。他在1 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 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4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44。 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化。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这是因为(  )

A。 鸡蛋的质量减少,重力小于浮力

B。 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

C。 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D。 液体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45。 从图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C。 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D。 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47。 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48。 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大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500W    B。

100W     C。

50W     D。

10W

49。 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等于(  )

A。 9:13    B。

13:9    C。 9:4         D。

13:4

50。 下列现象中,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

B。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C。 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D。 公共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有惯性的原因

51。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这几种物质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ρ水>ρ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 m铝>m铁>m铜>m木

B.四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F铜>F木>F铁>F铝

C.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 G铝>G铁>G木>G铜

D.铝、木两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52。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运动越来越慢            D。

仍做圆周运动

53。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54。 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 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D。 饮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E。 小孔成像

F。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G。 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大树的影子

H。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I。 红布在绿光下呈黑色

J。 日食

K。 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出现的“晃眼”    L。 海市蜃楼

55。 如图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56。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一个蜡烛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57。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对应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应是(  )

A。          B。

C。         D。

58。 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如图所示。从玻璃上方透过玻璃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

A。   看到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

B。   B。 看到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

C。   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

D。    看到B中的字和没有放玻璃时一样高

5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 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 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6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

61。 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液体A的比热容大  B。 液体B的比热容大

C。 两种液体比热容相等  D。 无法比较

62。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图甲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在图乙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在图丙中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63。 在学习了热学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出了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0℃的冰块比0℃的水内能少

B。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C。 物体吸热,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64。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A。 冬天,室外的人向手“哈气”,手就感到暖和  B。 古代人们“钻木取火”

C。 热水放在室外,过一会水就变凉了    D。 在烈日下行走的人会大汗淋漓

6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D。 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66。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1,比热容之比是2:1,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是(  )

A。 1:4      B。

6:1       C。

1:1       D。

9:4

67。 已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8V时,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化了100mA,则该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A。 3。2W        B。

1。8W        C。

1。4W        D。

0。2W

68。 将额定电压相同的灯L1和L2以并联的方式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灯L1的功率为9W;若将灯L1和L2以串联的方式仍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灯L1的功率为4W。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并联和串联的两种连接方式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2

B。 在串联电路中,灯L2两端的电压为

C。 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2:1

D。 灯L1的电阻是灯L2的电阻的2倍

69。 将额定功率为2W的灯L与一个阻值为4Ω的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上,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要使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较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的值和电阻值为

A。 4V,2Ω      B。

4V,3Ω   C。 2V,2Ω       D。

2V,8Ω

70。 将标有“12V 6W”的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现将电路两端电压提高1倍,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正常发光,两次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1:25,则(  )

A。 当电压为U时,灯的实际功率是1。5W

B。 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两端电压是20V

C。 两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之比是1:5

D。 当电压为2U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1。25W

71。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白炽灯均不亮,用电压表测量各段电路的电压,测得结果是。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断路,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灯断路        B。

灯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源E断路

72。 有一只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的R是电阻丝。在正常工作时,改变内部接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挡。图乙所示是它四种不同的连线方式,其中获得低挡温度的是(  )

73。 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电风扇约2A   B。 电冰箱约1A  C。 电视机约2A     D。 台灯约1A

74。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示数为6V,小灯泡规格为“4V,1W”,且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最多只能允许高出其额定电压的。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b向左滑过长度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源两端电压和小灯泡电阻均不变。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变阻器的功率与小灯泡的功率之比的最小值分别为(  )

A。 12Ω;1:4          B。

12Ω;1:8

C。 24Ω;1:4          D。

24Ω;1:8

75。 如图所示电路,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为R0,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灯L短路

B。 电阻R短路   C。 灯L断路   D。 电阻R断路

77。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2示数不变   D。 相同时间内,RW消耗电能变大

78。 有甲、乙两根额定电压均为220伏的电阻丝,甲电阻丝的额定功率是乙电阻丝额定功率的2倍,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上,在t秒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若将它们串联后再接入照明电路,在3t秒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0。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串联后的总电阻为,并联后的总电阻为,则关于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II区域,在III区域  B。 在III区域,在I区域

C。 在I区域,在II区域  D。 在I区域,在III区域

82。 某工厂欲设计一种高、中、低三档家用电火锅。要求低温发热功率为200W。其发热体的电阻丝如图所示,A、B、C为三个接线柱,B是电阻丝中点的接线柱,则高温档的发热功率为(  )

A。 400W        B。

600W   C。

800W       D。

1000W

79。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64W,若把电路中的总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则滑片移动的方向和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  )

A。 滑片P左移,  B。 滑片P右移,

C。 滑片P左移,  D。 滑片P右移,

81。 把标有“220V 25W”和“220V 60W”的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与的功率之比为(  )

A。 12:5      B。

5:12      C。

1:1       D。

2:5

83。 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为AB边的中点,如果CD两端的电阻值为9Ω,则AB两端的电阻值为(  )

A。 36Ω     B。

12Ω     C。

8Ω      D。

84。 下列实验装置中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85。 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电流为I,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则该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  )

A。      B。

C。

D。

86。工人师傅在改装电炉时,为了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截去一半电炉丝;    B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C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D把连接电炉和电源的电线长度增加一倍。

8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S1,断开S2时,R1两端的电压为10V;当断开S1,闭合S2时,R1两端的电压为8V,则为(  )

A。 4:5   B。 3:2    C。

3:1  D。 5:4

87。 将“PZ220V 60W”的电灯与“PZ220V 100W”的电灯串联后接到220V的照明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分别为和,若将和并联后接到同一照明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又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8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闭合,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开关

89。 如图所示,把E、F两点接入电压为36V的电源两端,开关和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72。9W;开关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当把A、E两点接入电压为36V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已知。则为(  )

A。 18W         B。

14。4W           C。

10W         D。

8W

9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L1灯丝断了  B。 L2灯丝断了  C。 电流表损坏  D。 L2灯口处短路

90。 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 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  )

A。 电烙铁最多              B。

电视机最多

C。 电风扇最多              D。

一样多

92。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合适的是(  )

A。 家用保险丝          B。

白炽灯泡的灯丝

C。 电炉的电阻丝        D。

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

93。 把标有“12V 12W”的灯L1和“12V 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A。 L1、L2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C。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 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94。 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时,电压表前后两次的示数之比为4:3,则电路前后两次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  )

A。 4:3       B。

4:5       C。

5:4       D。

9:16

9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关于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 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小于的示数

B。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示数不变

C。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的示数增大

96。 两个灯泡和分别标有“6V 2A”和“9V 1A”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它们串联时,电路总电压不能超过15V

B。 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3A

C。 将它们并联时,总功率不能超过21W

D。 将它们串联时,的功率不能超过3W

97。 甲、乙两盏灯,已知甲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都是乙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2倍,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盏灯的电阻相等

B。 两盏灯都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

C。 两盏灯串联时都不能正常发光  D。 两盏灯并联时甲灯比乙灯亮

98。 两个灯泡和分别标有“6V 2A”和“9V 1A”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它们串联时,电路总电压不能超过15V

B。 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3A

C。 将它们并联时,总功率不能超过21W

D。 将它们串联时,的功率不能超过3W

99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0

是一个8Ω的定值电阻。如果分别将下列的四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的AB 两点之间,且不会烧坏。则最亮的那个灯一定是:

(   )

A 。 “6V 3W”   B 。 “4V 2W ”

C 。 “3V 3W”   D , “2V 2W”

10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灯L能够发光,当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项训练(开放、探究)

下一篇: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三)(首师大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