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读后感

:

  当然,这样的倾听显然很难。云香在书中还花了一定的篇幅讲解倾听的“四有一无”原则,即便如此,这仍是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艰难任务。但是无论如何,当我们愿意不带预设和猜测的陪伴孩子,愿意蹲下来听他说话,愿意花时间听他说话,这对于孩子和我们自己,都是莫大的幸福吧!

  2、正确的表达担心孩子

  有没有过让我们非常担心的时候呢?比如:我们以为孩子丢了。我们紧张、担心、害怕、抓狂。

  当我们发现孩子安然无恙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欣喜、高兴、情形。

  我们会这么对孩子做什么呢?讲道理、骂一顿甚至打一顿,表达我们的愤怒,让他长点记性?

  豆豆就在一次和云香在医院排队的过程中“走丢了”,事实上他去扔垃圾去了,但是突然找不到孩子的妈妈担心得发狂了。

  云香认为,上述的打骂的方法也许让孩子记住更多的是父母暴怒的情绪,而不是下次应该怎么做。孩子只看到大人的愤怒,却不知道父母找不到他时的担心与害怕,以及看到他安然无恙时的欣喜与感恩,因为大人并没有对他们表达这一点。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找到你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刚才看不到你的时候,我特别担心,以为你丢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之间。

  设想一个妻子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做了一桌好菜,满心欢喜等待丈夫回家。可是等到菜都凉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就会觉得失望,甚至为丈夫不记得纪念日而委屈:丈夫再不回来,开始担心出了什么事;如果连电话也打不通,那更是担心得要发狂了。

  当满身酒气的丈夫安全回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这个时候妻子可能会忘掉之前的所有情绪,只剩下愤怒:“你还知道回来!还喝了酒!为什么不打电话?为什么不死在外面?”丈夫可能被激怒了,一场唇枪舌战多半在所难免了。


上一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千变万化总在根

下一篇: 仰望自由的天空——《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