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公众号六神磊磊,一个年赚百万80后媒体人的创业故事
作为媒体人,王晓磊时常为工作熬夜,一年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一个大忙人,怎么想起做公众号?
2013年12月他在北京参加封闭式培训,不能回家,业余时间未免无聊,遂想要做点事情。“我这样有创意的年轻人怎能如此虚度光阴呢?”他回忆道,语气有点顽皮。
开始他想做“读新闻联播”,可新闻联播就得天天“读”了,有套牢之虞;于是改“读金庸”。相对解读时事来说,解读小说他更擅长,且题材不那么敏感。
至于为什么把自己的网名取名为“六神磊磊”,他说,来历并不复杂:“我这人特招蚊子,夏天不得不浑身涂满花露水,结果家人就用花露水牌子给我起了这个外号。”
这答案,还真有点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我只是一个写字的人”
那段培训期间,他的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正式开通,处女作《教主最不虔—读〈笑傲江湖〉之一》一经发表,就掀起不小的波澜。这种对金庸小说片段的现实化解读,配以诙谐犀利的文风,很快独树一帜。
很多人认识六神磊磊,是从《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开始的,当时这篇文章几乎刷爆朋友圈。殊不知,《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远远不是他的爆款,甚至连他的阅读前十都没有进入。
“一个公众号要吸纳和维系庞大的粉丝群,仅靠几个爆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每一篇都能吸引到足够的注意力。”他说。
他的第一个爆款应该是《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其次是《金庸江湖里的三个宣传部长》,以及郭美美事件后的《大人物战斗过的地方》、快播事件背后的《请捂脸,坚持直播的勇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