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班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物理复习班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清楚.

2.请把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 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2.物体在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提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

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

C.三种情况下,机械能均增加

D.由于这个提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

3.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提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式中H为直升飞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作用力)

A. 悬索的拉力小于伤员的重力

B. 悬索成倾斜直线

C. 伤员做速度减小的曲线运动

D. 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4.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A。    B。

C。     D。

5.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先让物体A沿斜面下滑,恰能匀速.后给A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让其加速下滑.设前后两次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地面给斜面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则

A.f1=f2

,N1=N2

B.f1=f2

,N1>N2    C.f1f2 ,N1>N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前2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s末到第2s末合外力做功为3W/5

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外力做功为-W

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外力做功为-2W/3

7.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光滑的定滑轮固定在高

处,用细线跨过该滑轮,细线两端各拴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m1和m2.在铁架

上A处固定环状支架Z,它的孔能让m1通过.在m1上加一个槽码m,由O点

释放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到达A时槽码m被支架Z托住,m1继续下

降.下列能正确表示m1运动速度v与时间t和位移s与时间t关系图象的是

8.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B、C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的由同一种材料做成的正立方体物块;B、C处物块的质量相等且为m,A处物块的质量为2m;点A、B与轴O的距离相等且为r,点C到轴O的距离为2r,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B、C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A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

C.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处的物块

D.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处的物块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2

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未被推动,可能FAB=F/3

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被推动,则FAB=F/2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8分)如图11(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栓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图11(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⑴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_________。

⑶如果取重力加速度10 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1.(12分)小玲同学平时使用带弹簧的圆珠笔写字,她想估测里面小弹簧在圆珠笔尾端压紧情况下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请你帮助她完成这一想法.

(1)写出实验所用的器材:

▲    ▲

(2)写出实验的步骤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量表示):(要求能符合实际并尽量减少误差)

(3)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的表达式ΔEp=      ▲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6小题,6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2.(8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用手拉住弹簧另一端缓慢地向右拉.试证明在人手拉着弹簧的右端向右移动l距离的过程中,人手克服弹力做的功W=kl2.(已知上述过程在弹性限度内)

13.(8分) 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大约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以下是某同学就有关月球的知识设计的两个问题,请你解答:

⑴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⑵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某水平表面上方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回到月球表面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14.(10分)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

⑴斜面的倾角a;

⑵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t(s)

0。0

0。2

0。4

1。2

1。4

v(m/s)

0。0

1。0

2。0

1。1

0。7

⑶t=0。6 s时的瞬时速度v。

15.(12分) 电动机带动滚轮匀速转动,在滚轮的作用下,将金属杆从最底端A送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部.滚轮中心B与斜面底部A的距离为L=6。5m,当金属杆的下端运动到B处时,滚轮提起,与杆脱离接触.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最终会返回斜面底部,与挡板相撞后,立即静止不动.此时滚轮再次压紧杆,又将金属杆从最底端送往斜面上部,如此周而复始.已知滚轮边缘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杆的质量为m=1×103Kg,不计杆与斜面间的摩擦,取g=10m/s2 .

求:(1)在滚轮的作用下,杆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杆加速上升至与滚轮速度相同时前进的距离;

(3)每个周期中电动机对金属杆所做的功;

(4)杆往复运动的周期.

16。(15分) 质量为m的小球由长为L的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

A点,AB是过A的竖直线,且AB=L,E为AB的中点,过E作水平线 EF,在EF上某一位置钉一小钉D,如图所示.现将小球悬线拉至水平,然后由静止释放,不计线与钉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

(1)若钉子在E点位置,则小球经过B点前后瞬间,绳子拉力分别为多少?

(2)若小球恰能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钉子D的位置离E点的距离x.

(3)保持小钉D的位置不变,让小球从图示的P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若细线刚好达到最大张力而断开,最后小球运动的轨迹经过B点.试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张力T.

17.(16分)如图16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条平直光滑槽,它垂直穿过开有小孔的两平行薄板,板相距3。5L。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球A带电量为+2q,球B带电量为-3q,两球由长为2L的轻杆相连,组成一带电系统。最初A和B分别静止于左板的两侧,离板的距离均为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两板间加上与槽平行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设槽和轻杆由特殊绝缘材料制成,不影响电场的分布),求:

⑴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⑵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及球A相对右板的位置。

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6

7

8

9

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8分)⑴_____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___。

11.(12分)(1)

(2)

(3)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6小题,6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2.(8分)

13.(8分)

14.(10分)

15.(12分)

16。(15分)

17.(16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D

A

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6

7

8

9

答案

BC

AD

AC

BC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 ⑴5。0 m/s2(结果是4。8 m/s2的得1分)

⑵D4D3区间内

⑶1:1

11。(1)①将圆珠笔紧靠直尺竖直放在桌面上(2分)

②在桌面上将圆珠笔尾端压紧,记下笔尖处的读数x1(2分)

③突然放开圆珠笔,观察记下并笔尖到达最高处的读数x2(2分)

④用天平测出圆珠笔的质量m(2分)

(2)ΔEp=mg(x2- x1) (4分)

12。 (8分)由于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本题中x就是人手向右移动的距离L,因此我们可以建立Fx关系图象( 2分),如图所示.

如果我们将L无限细分成很多相等的小段△x,当△x趋近于零时,则在这一段上的变力F就可以看做恒力.( 2分)

△x与图线所构成的图形为矩形,因此在这段位移△x上弹力所做的功kx·x就等于这个矩形的面积( 2分).

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弹力在L的位移内所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小段△x上的功(即矩形面积)的总和(

1分)。故人手克服弹力所做的功为W=.( 1分)

13。 (1)假设地球质量为M  有g=GM/R2 (2分)

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有GMm月/r2=m月r(2π/T)2 (2分)

由上面可得:r=   (2分)

(2) 设下落到月面的时间为t   有h=g月t2/2 (1分) s= v0t

(1分)

可得:g月=2h v02/s2  (2分)    有g月=G M月/R月2 (2分)

M月=2h R月2 v02/Gs2   (2分)

14。 解:⑴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mg sin a=ma1

可得:a=30°,

⑵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mg=ma2

可得:m=0。2,

⑶由2+5t=1。1+2(0。8-t),解得t=0。1 s

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 s

则:t=0。6 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

15。 解:(1)f=μN=7×103N

a=f-mgsinθ/m=2m/s2

(

2 )s==4m

(3)∵s

W1-mgsinθs=mv2    W2-

mgsinθs’=0

W1=2。8×104J         W2=1。25×104J

∴W=

W1+W2=4。05×104J

(4)t1=v/a=2s  t2=L-s/v=0。625s

后做匀变速运动a’=gsinθ

L=v0t+at2

6。5=-4t3+×5t32

得t3=2。6s

∴T= t1+ t2+ t3=5。225s

16。 解:(1)mgl=mv2

T1-mg=m

T2-mg=m    ∴T1=3mg  T2=5mg

(2)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有速度v1,此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mg(-r)= mv12  ①

且mg=m  ②

由几何关系:X2=(L-r)2-()2  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r= L/3  ④   x=L   ⑤

(3)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设为v2  则

T-mg=m   ⑥   以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过B点,在水平方向有x=v2t   ⑦

在竖直方向有:L/2-r=gt2   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可得T=mg

17。 解:对带电系统进行分析,假设球A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1,有:

而且还能穿过小孔,离开右极板。

假设球B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2,有:

综上所述,带电系统速度第一次为零时,球A、B应分别在右极板两侧。

⑴带电系统开始运动时,设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

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为v1,有:

求得:

⑵设球B从静止到刚进入电场的时间为t1,则:

解得:

球B进入电场后,带电系统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

显然,带电系统做匀减速运动。设球A刚达到右极板时的速度为v2,减速所需时间为t2,则有:

求得:

球A离电场后,带电系统继续做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3,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设球A从离开电场到静止所需的时间为t3,运动的位移为x,则有:

求得:

可知,带电系统从静止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为:

球A相对右板的位置为: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高三物理复习元月考试试题

下一篇: 高三物理复习第二次月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