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名校真的赢在起跑线?一位父亲的自白
一位后悔当初送孩子进名校读小学的父亲的自白
十多年前,当我儿子交了一大笔赞助费后,“考上”海淀区一所“名校”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被招去开了一次家长会。在人头攒动的会议堂里,一个女校长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时侯这句名言没有被说烂,然后因为是从孩子所在学校的校长嘴里说出来的,所以还是非常振聋发聩的。我一边记在本子上,一边在心里嘀咕:怎么听起来这么吓人。后来等我儿子上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认定这是人为制造竞争恐怖的骗人话了。
对于儿子的小学学习,我的唯一要求就是,你回家来赶紧把作业做完了,越早做完,越早可以玩儿。三大主课,数学我觉得可以锻炼脑子,所以多变态的题我都不反对,由他做,做对做错自己去问老师。
英语因为有家庭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学校的教学没有指望,我只要求儿子跟外籍老师把发音学好,不要把rose念成了“肉丝”就可以了,但是我也从来没有课外辅导过他,就是我们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他在旁边顺便听着,我们看英语电影的时候叫他一起看而已。语文稍微麻烦一点,但好在是我的强项。我告诉他那里面凡是非常多革命先烈和领袖的故事都是瞎编的,然后我告诉他历史的真相和人的本性是怎么一回事情。
至于写作文,一个七岁的小孩怎么可能会写作文?我很快发现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篇《秋天的景色》、《一次春游》、《难忘的事情》、《一个难忘的人》、《一篇读后感》……生物钟到了点儿就会布置下来。老师其实是暗示孩子们把这些背下来,应付将来的考试。孩子写不出来,我就请他坐在我身边,拿个笔记本电脑,我说一句,问他,你是不是想这样写的呀?他当然总是说“是!”于是我就写一句。写满了老师要求的字数(起初300、后来400字)就停。
孩子这样还真觉得是自己写的作文,自信心一点也不受损伤。下一步就是让他把电脑端走去抄到纸上。但是,孩子一点东西都没有学到怎么行?我会给他提一个附加的要求,那就是文字中有成人口气太强的地方,他需要做些修改,使作文读起来像小孩写的。
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总是能把老气横秋的词句改得童趣横生。我觉得通过这个他既学会了构思、又学会了创造性地抄袭、还节约了时间、并且增强了对作文的信心。
他在这个公办“名校”呆了四年,班上有48个同学。学校的财富在迅速增长,建了一座宏伟的教学大楼,等我儿子四年级念完的时候,这所学校一年级新招的班级已经膨胀到了25多个,每班50人!但是一块从我们进校时就画在墙上的操场居然还没有开工。
最要命的是,我们发现他的老师和家长从来没有交流。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流。一个学期有一次肉麻无比的“公开课”,基本上就是被叫去参观无知的孩子们如何踊跃举手回答早已练习过无数次的问题。课后跟老师交流,老师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的家长说:“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还行,但还是抓得不够紧!”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就说:“这孩子没有抓紧啊!这样不行啊!”如果家长好奇心强追问,她们就说:“这孩子最近(就)/(还)是太散!”至于这个“散”是什么意思,她们从来没有详细介绍过。还有一次我和儿子的班主任有过的交流就是我打电话过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让我的儿子为一次排队没有排整齐而写检讨并且星期一要在班上念。最后我把这个班主任批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