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行”的商业模式

:

  “我和我的合伙人,那时还找不到我们项目可以模仿的企业对象。一次偶然,在机场看到了《创业邦》杂志,里面有信息让我找到了我们可以模仿的商业模式。于是,我们特意把从出刊第一期到我们看到的当月那一期的所有杂志全部都定了一本,买回家仔细研究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罗子文向创业邦记者如此表述他与《创业邦》的缘分。也正是这样,两个台湾年轻人在深圳机场带着一本创业杂志与一腔创业的热情,生发出了——活动行,一路从台湾闯到了北京中关村。

  活动行的商业模式

  活动行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活动平台,主要以活动报名和售票为主,专为活动组织方提供从发布、推广、报名、收款、电子票务、二维码签到以及后期的名单管理等一站式活动解决方案。活动行在大陆上线之前就获得了软银赛富、高通、DCM等数百万美元A轮的投资。目前,正在筹备的B轮中,原来的几家投资人也确定了跟进投资,并有意向进行领投。

  “B轮融资过后,我们会朝着建生态系统方面开始做。”对于融资过后的主要计划罗子文这样向创业邦记者表示。活动项目在很多投资人眼中是“香饽饽”,罗子文表示“这个饼很大要慢慢吃。”而活动行下一步会把目标看向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活动在丰富,大有上升势头,抓住这批用户很有必要。”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活动行的产品一直保持着不断更新优化的趋势,近期革新过的APP,针对用户和主办方的需求,进行了分类优化,两个APP各有亮点,照顾了用户身份不同属性的需求。

  罗子文之前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过:“永远不做垂直,要做就做平台。”对于活动行,核心是效率高的组织活动。不光是大的商业活动,小到个人性质的沙龙活动,在他们眼里也是极具商业价值。罗子文说活动行就像是活动类的“淘宝”,他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天有一批个人活动可以承接,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

  活动行在2013年获得了加入微软创投云加速器的机会,这对于活动行来说技术上的收获颇多。互联网行业门槛不高,面对谁都可以做的竞争压力。罗子文表示:“能做的就是拉大别人复制你的成本和时间。”在厚积薄发上微软给予了他们很多技术上的帮助。

  面对竞争,尽管活动行目前是同类型公司中唯一获得过A轮融资的公司,但压力还是不言而喻。罗子文在微博上写过:一个企业的未来,看其集体人格。而他在采访中提到最重要的集体人格就是:诚实、磊落。对于竞争他始终也是保持这种态度,“做和不做,我有清晰地界定。但是你要来挑战我,我也不怕。”

  罗子文说话带着典型的台湾腔,看起来彬彬有礼。尽管创办活动行时间不长,可是17岁时罗子文就靠写代码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对于公司的发展和规划,他井井有条。记者问他“对于公司的发展进度是否满意,有没有着急的时候?”他表示现在大多年轻人对于成功都有焦虑,“我们永远会觉得发展很慢。会把目标定得比较高,这样不管能不能达到,都会超出保守预期。”相较于急于出成绩,他更在意的是“从零到一,从一到五的过程。这些过程的收获在我看来是物超所值的。”面对焦虑,“如果焦虑不能造成效率的提升,我们会把它拿掉。”罗子文表示他和合伙人谢耀辉都是属于很稳的人。

  如何适应北京“水土”

  罗子文是台湾人,最初他“活动”梦想的注脚落在本土。“活动通”是“活动行”在台湾的公司,尽管名字不同,但实质没有区别,都是子公司性质,做的都是互联网活动的发布和管理平台。两家公司分别独立运营,平行发展。由于大陆市场的丰富和庞大,2012年罗子文和另一位合伙创始人谢耀辉将目标放到了大陆,同年6月“活动行”正式上线。


上一篇: 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

下一篇: 现在农村创业好项目都有哪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