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传奇创业之路——腾讯帝国
聊天造就的事业
谁敢梦想过一款产品能为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所使用甚至是依赖?但马化腾的QQ却做到了。
这个颇有书生气的潮汕人,把美国的网聊工具拿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
基于这个人群的社区更有朝气,在马化腾的计划中,QQ社区将全面覆盖通讯、娱乐、媒体、商务4个平台,总之“网民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句话,拉来220万美元投资
13年前,大学毕业5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就有网易的丁磊。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5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
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
1999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