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澡的基本要点及禁忌
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孕妇洗澡时的水温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
其实,洗澡的水温有不少讲究,依正常体温,可分为热水浴、温水浴、冷水浴三类。它们对人体可起到不同的作用。
热水浴解乏,水温约为40℃
热水浴温度大约为40℃,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此外,由于热水浴的温度与多数温泉相似,略高于人体体温,因此具有和温泉类似的功能。比如,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夏天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状态下,最好洗个热水澡。
温水浴止痒,水温约为35℃
温水浴在35℃左右,用手试,感到稍热。这是一种比皮肤温度略高,比体温略低,非常适合泡澡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夏天提倡洗温水浴。温水浴能镇静神经,减轻心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瘙痒等有良好的疗效,也是皮肤去垢的最佳温度。研究发现,健康人如在35℃的水中浸泡2小时,出浴后尿量就会增多,心脏供血能力增强,体重平均减轻0.5千克。常泡温水浴,还可使食欲增加,面色变得更红润。
冷水浴健身,水温约为20℃
冷水浴水温大约是20℃,是三者中健身效果最明显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坚持冷水浴不仅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进血液稀释,改善血液循环和血液质量,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3、少用硫磺皂、香皂、沐浴液
清水冲洗最好,那么过多使用沐浴用品对皮肤有什么损害呢?因为人的皮肤是偏酸性的,大多数沐浴露、香皂等产品都呈碱性,使用过多会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使得皮肤干燥,同时缺少了油脂保护层,容易引起过敏、细菌感染、出现皮肤瘙痒、潮红、长小水泡等症状。过硬的沐浴棉还是少用为好,如果你要用丝瓜络洗澡也不要天天用,尤其是皮肤干燥的人,摩擦力大易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