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联考试题
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联考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分。)
读右图,完成1-3题。
1.甲阴影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春小麦 B.水稻 C.冬小麦 D.甜菜
2.关于乙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近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B.附近有世界很著名的北海渔场
C.该海域海水表面等温线向南凸出
D.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3.丙、丁两国经济发展具有的相似区位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内河航运发达 D.海洋运输为主
读右面等值线图,回答下面4-5题。
4.图中的等值线所表示的要素可能是( )
A.降水量B.海拔高度C.距海里程D.太阳辐射量
5.上题所述要素对图示区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B.使本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
C.海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造就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右面是某大陆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6-8题。
6.①②自然带仅分布于沿海的狭长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7.③④⑤三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布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8.③地和⑤地的降水情况是( )
A.两地皆属于全年多雨区 B.两地皆属于全年少雨区
C.两地多雨季节同期 D.两地多雨季节不同期
读某大陆局部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内共有气候类型(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差异明显,和形成这一
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读右表,回答11-14题。
11.表中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是( )
A.日本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12.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由于( )
A.大农场经营为主 B.以小麦种植为主
C.重视科技的应用 D.以温带气候为主
13.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季风气候
B.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C.南亚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很大
D.南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14.南亚的人口密集区和农业区主要位于( )
A.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 B.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德干高原南部地区 D.印度洋中的岛屿上
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5-18题。
15.该线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6.图中①处( )
A.为喜马拉雅山 B.在亚欧板块内部
C.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 D.其南坡降水贫乏
17.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地区
18.该剖面线经过的地区( )
A.均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包括西藏自治区
C.农业生产以大农场畜牧业为主 D.通用汉语、蒙古语
右图为我国某一地理事物的局部等高线图。回答19-21题。
19.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
A.河流大堤 B.梯田 C.沙丘 D.山脉
21.图示地区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是( )
A.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地下水与河流水互补
读图回答22-23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分。)
读右图,完成1-3题。
1.甲阴影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春小麦 B.水稻 C.冬小麦 D.甜菜
2.关于乙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近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B.附近有世界很著名的北海渔场
C.该海域海水表面等温线向南凸出
D.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3.丙、丁两国经济发展具有的相似区位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内河航运发达 D.海洋运输为主
读右面等值线图,回答下面4-5题。
4.图中的等值线所表示的要素可能是( )
A.降水量B.海拔高度C.距海里程D.太阳辐射量
5.上题所述要素对图示区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B.使本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
C.海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造就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右面是某大陆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6-8题。
6.①②自然带仅分布于沿海的狭长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7.③④⑤三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布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8.③地和⑤地的降水情况是( )
A.两地皆属于全年多雨区 B.两地皆属于全年少雨区
C.两地多雨季节同期 D.两地多雨季节不同期
读某大陆局部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内共有气候类型(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差异明显,和形成这一
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读右表,回答11-14题。
11.表中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是( )
A.日本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12.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由于( )
A.大农场经营为主 B.以小麦种植为主
C.重视科技的应用 D.以温带气候为主
13.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季风气候
B.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C.南亚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很大
D.南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14.南亚的人口密集区和农业区主要位于( )
A.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 B.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德干高原南部地区 D.印度洋中的岛屿上
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5-18题。
15.该线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6.图中①处( )
A.为喜马拉雅山 B.在亚欧板块内部
C.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 D.其南坡降水贫乏
17.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地区
18.该剖面线经过的地区( )
A.均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包括西藏自治区
C.农业生产以大农场畜牧业为主 D.通用汉语、蒙古语
右图为我国某一地理事物的局部等高线图。回答19-21题。
19.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
A.河流大堤 B.梯田 C.沙丘 D.山脉
21.图示地区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是( )
A.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地下水与河流水互补
读图回答22-23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