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测试期末模拟检测试题
高二地理上测试期末模拟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唐诗《枫桥夜泊》中提到苏州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分析回答1~2题。
1.该寺是典型的 ( )
A.自然景观 B.农业文化景观 C.经济活动景观 D.宗教文化景观
2.如今在拜谒寒山寺的人群中,既有佛教徒,还有外地普通游客,这体现了文化景观的( )
A.时代性 B.功能性 C.空间性 D.稳定性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3~4题。
年 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 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4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3.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3.6% B.0.78% C.0.87% D.0.95%
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5-6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①
9613
0.638
0.603
6163.2
②
1625
0.595
-0.054
5408.8
③
3837
0.721
1.075
1180.0
④
267
0.607
1.276
159.7
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3~2005年,中法先后互办文化年。读“法国等高线图”,完成7—10题。
最大可以达到(单位为米)
A.199B.799 C.599D.9998.该国家F段国界线(陆界)的
长度约为
A.250千米
B.480千米
C.550千米
D.600千米
9.据了解,去法国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地旅游,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门票,这说明了
A.市场距离远,旅游经济价值不高
B.旅游地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
C.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态群落的关心与尊重
10.随着“中国文化年”在法国的举办,在巴黎,不少法国人喜欢穿中式唐装,年轻人的T恤衫上也爱印上一两个汉字。这种服饰文化的扩散属于 ( )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卡西尼”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西5区)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据此回答11-13题。
11.位于土星轨道两侧的行星分别是 ( )
A.水星和金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天王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12.当“卡西尼”号飞船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时,北京某网民8分钟后从互联网看到此条信息,这位网民看到这条信息的北京时间是 ( )
A.6月30日11时20分 B.7月1日13时20分
C.6月30日13时20分 D.7月1日11时20分
13.关于这一天纽约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昼渐短,夜渐长,昼长于夜 B.昼渐短,夜渐长,昼短于夜
C.昼渐长,夜渐短,昼短于夜 D.昼渐长,夜渐短,昼长于夜
雾凇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请判断14—15题。
14.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候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 ( )
A.大连市 B.沈阳市 C.吉林市 D.哈尔滨市
15.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凇的原因比较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 ( )
A.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左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16—17题。
16.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 )
A.5% B.10% C.11% D.22%
17.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南向北流 B.河流由北向南流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D.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N、11°56′E)正式落成。分析回答18-19题。
18.根据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经纬度位置判断,它位于杭州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9.在北极黄河站夏半年会出现极昼现象,其持续时间大约为 ( )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位于我国37°N的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观察日出日落时记录到: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7点04分,日落时间是18点16分。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学校所在的经度是 ( )
A.106°E B.110°E C.114°E D.139°E
21.这一天 ( )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
C.该地昼夜等长 D.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甲图为地价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乙图表示某房地产开发商在A城市(30°N)建造的两幢商品住宅楼示意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该商品住宅楼宜建在甲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 ( )
A.城市的外缘 B.城市的内城 C.城市的东侧 D.城市的西侧
24.乙图中北楼一层的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
A.9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25.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寺庙 树林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高09级班 学号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50分)
26.(10分)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虑,应选 线(A—C—B线,还是选A—D—B线)较合理。 请简述你这样选择的依据。(6分)
(2)下列工厂合理布局应在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位置,请连线表示。(4分)
A.化工厂 ①
B.钢铁厂 ②
C.自来水厂 ③
D.食品厂 ④
27.(10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图A 200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图B 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从图A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
从图B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2分)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28.(9分)图为我国东南某山地的等高线图(局部),等高距为25米,MN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N海拔较高的是 。(1分)
(2)图中有一瀑布,试用“ ”符号将其标出,
并用“⊕”表示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2分)
(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少于 米,不超过 米。
观赏该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3分)
(4)江西庐山的最佳游览季节是夏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9.(7分)阅读下图文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所示目前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其名称为 ,2004年该组织经“东扩”,目前,共有 个正式成员国。(2分)
(2)在图中用斜线标出200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国。(1分)
(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成员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
30.(6分)读右边“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时金华的节气是 。
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ˊS)的昼长
是_______小时。(2分)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的地区范围是 。(1分)
(3)此时M、K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
大约是 。(1分)
(4)此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方的纬度范围是 。(2分)
31.(8分)读我国某村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 。(2分)
A.东北 B.西南 C.华南 D.东南
(2)据图可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3个)(3分)
(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3分)
高二地理同步测试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D
B
B
D
B
C
A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C
C
B
A
B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
(1)A—D—B线 (2分)
①A—D—B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施工方便;(2分)
②绕过市区,避免对市区交通的阻隔(影响)。(同时,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2分)
(2)A-③ , B-④, C-①, D-②(4分)
27.(10分)
(1)A: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等);
B:从乡村流向城市 (2分)
(2)D(2分)
(3)·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
·(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4)·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
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28.(9分)
(1)N (1分)
(2)瀑布位置如右图所示;(1分)
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在图中虚线圈
内范围均可。(1分)
(3)25米 75米 夏(秋)季节(3分)
(4)①夏季庐山是避暑的好地方;
②夏季属于雨季,生物茂盛;
③云雾多变换
④水文景观更加壮观。
(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3分)
29.(7分)
(1)欧洲联盟 25个(2分)
(2)标出希腊 (1分)
(3)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小,自然资源较缺乏,位于沿海,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4分)
30.(6分)
(1)夏至 0 (2分)
(2)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地带 (1分)
(3)23°26ˊ(或23.5°) (1分)
(4)23°26ˊN—66°34ˊS 和90°N(北极点)(2分)
31.(8分)
(1) B(2分)
(2) 傣族风情 石林 雪山 湖泊(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3分)
(3)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 (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唐诗《枫桥夜泊》中提到苏州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分析回答1~2题。
1.该寺是典型的 ( )
A.自然景观 B.农业文化景观 C.经济活动景观 D.宗教文化景观
2.如今在拜谒寒山寺的人群中,既有佛教徒,还有外地普通游客,这体现了文化景观的( )
A.时代性 B.功能性 C.空间性 D.稳定性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3~4题。
年 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 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4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3.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3.6% B.0.78% C.0.87% D.0.95%
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5-6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①
9613
0.638
0.603
6163.2
②
1625
0.595
-0.054
5408.8
③
3837
0.721
1.075
1180.0
④
267
0.607
1.276
159.7
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3~2005年,中法先后互办文化年。读“法国等高线图”,完成7—10题。
最大可以达到(单位为米)
A.199
长度约为
A.250千米
B.480千米
C.550千米
D.600千米
9.据了解,去法国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地旅游,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门票,这说明了
A.市场距离远,旅游经济价值不高
B.旅游地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
C.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态群落的关心与尊重
10.随着“中国文化年”在法国的举办,在巴黎,不少法国人喜欢穿中式唐装,年轻人的T恤衫上也爱印上一两个汉字。这种服饰文化的扩散属于 ( )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卡西尼”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西5区)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据此回答11-13题。
11.位于土星轨道两侧的行星分别是 ( )
A.水星和金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天王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12.当“卡西尼”号飞船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时,北京某网民8分钟后从互联网看到此条信息,这位网民看到这条信息的北京时间是 ( )
A.6月30日11时20分 B.7月1日13时20分
C.6月30日13时20分 D.7月1日11时20分
13.关于这一天纽约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昼渐短,夜渐长,昼长于夜 B.昼渐短,夜渐长,昼短于夜
C.昼渐长,夜渐短,昼短于夜 D.昼渐长,夜渐短,昼长于夜
雾凇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请判断14—15题。
14.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候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 ( )
A.大连市 B.沈阳市 C.吉林市 D.哈尔滨市
15.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凇的原因比较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 ( )
A.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左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16—17题。
16.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 )
A.5% B.10% C.11% D.22%
17.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南向北流 B.河流由北向南流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D.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N、11°56′E)正式落成。分析回答18-19题。
18.根据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经纬度位置判断,它位于杭州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9.在北极黄河站夏半年会出现极昼现象,其持续时间大约为 ( )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位于我国37°N的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观察日出日落时记录到: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7点04分,日落时间是18点16分。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学校所在的经度是 ( )
A.106°E B.110°E C.114°E D.139°E
21.这一天 ( )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
C.该地昼夜等长 D.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甲图为地价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乙图表示某房地产开发商在A城市(30°N)建造的两幢商品住宅楼示意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该商品住宅楼宜建在甲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 ( )
A.城市的外缘 B.城市的内城 C.城市的东侧 D.城市的西侧
24.乙图中北楼一层的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
A.9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25.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寺庙 树林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高09级班 学号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50分)
26.(10分)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虑,应选 线(A—C—B线,还是选A—D—B线)较合理。 请简述你这样选择的依据。(6分)
(2)下列工厂合理布局应在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位置,请连线表示。(4分)
A.化工厂 ①
B.钢铁厂 ②
C.自来水厂 ③
D.食品厂 ④
27.(10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图A 200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图B 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从图A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
从图B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2分)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28.(9分)图为我国东南某山地的等高线图(局部),等高距为25米,MN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N海拔较高的是 。(1分)
(2)图中有一瀑布,试用“ ”符号将其标出,
并用“⊕”表示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2分)
(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少于 米,不超过 米。
观赏该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3分)
(4)江西庐山的最佳游览季节是夏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9.(7分)阅读下图文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所示目前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其名称为 ,2004年该组织经“东扩”,目前,共有 个正式成员国。(2分)
(2)在图中用斜线标出200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国。(1分)
(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成员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
30.(6分)读右边“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时金华的节气是 。
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ˊS)的昼长
是_______小时。(2分)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的地区范围是 。(1分)
(3)此时M、K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
大约是 。(1分)
(4)此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方的纬度范围是 。(2分)
31.(8分)读我国某村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 。(2分)
A.东北 B.西南 C.华南 D.东南
(2)据图可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3个)(3分)
(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3分)
高二地理同步测试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D
B
B
D
B
C
A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C
C
B
A
B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
(1)A—D—B线 (2分)
①A—D—B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施工方便;(2分)
②绕过市区,避免对市区交通的阻隔(影响)。(同时,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2分)
(2)A-③ , B-④, C-①, D-②(4分)
27.(10分)
(1)A: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等);
B:从乡村流向城市 (2分)
(2)D(2分)
(3)·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
·(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4)·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
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28.(9分)
(1)N (1分)
(2)瀑布位置如右图所示;(1分)
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在图中虚线圈
内范围均可。(1分)
(3)25米 75米 夏(秋)季节(3分)
(4)①夏季庐山是避暑的好地方;
②夏季属于雨季,生物茂盛;
③云雾多变换
④水文景观更加壮观。
(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3分)
29.(7分)
(1)欧洲联盟 25个(2分)
(2)标出希腊 (1分)
(3)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小,自然资源较缺乏,位于沿海,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4分)
30.(6分)
(1)夏至 0 (2分)
(2)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地带 (1分)
(3)23°26ˊ(或23.5°) (1分)
(4)23°26ˊN—66°34ˊS 和90°N(北极点)(2分)
31.(8分)
(1) B(2分)
(2) 傣族风情 石林 雪山 湖泊(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3分)
(3)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 (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