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星尘

:

  所以,天文学家还指望通过这张三维“自拍照”了解恒星的诞生情况。

  “星星出生”的过程简直“萌翻了”。恒星周围形成的气泡会向太空“吹出”粒子风,将附近的气体和尘埃“挤入”一个空心球中,并在外壳形成更致密的材料,一颗新的恒星由此诞生。此次的星尘图像“清楚地揭示了围绕在猎户座A和猎户座B周围的气泡形状”。负责绘制工作的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格雷戈里·格林激动地举例道。

  既然星际尘埃这么有用,远观当然不能满足科学家们内心饱胀的渴望。他们甚至很早就开始了“狩猎”计划,意图捕捉星尘。

  因为星际尘埃在恒星核心形成并被抛入太空后,依然携带着“星生儿”的出生信息,特定元素的同位素比例会有些许不同。天文学家们便认为,去太空“抓”一些真正的星际尘埃很有必要。

  十多年前,美国宇航局派出“星尘号”探测器,它的任务是在探测怀尔德2号彗星的途中顺便捕捉来自彗发的尘埃,以及星际尘埃的微粒。2014年8月,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对这些星际尘埃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原始无偏见”的样品,人们可以了解我们的太阳系同银河系中其他恒星系统是否有元素差异以及相差多少。

  “让我们吃惊的是,每一颗微粒彼此之间都极为不同。”研究者之一韦斯特法尔说。这些微粒实在是太珍贵了,天文学家们不敢贸然行动。为了追溯这些“天外来客”的来源,韦斯特法尔团队正在人造的尘埃颗粒上熟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操作。“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他说,“我们在仿制品上练习,练习,再练习!”

  我们是谁?来自何处,又将去往何方?也许绚烂的星尘3D图和“星尘号”带回的珍宝并不能回答这些永恒的问题,但是它们引导人类在探索之路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多年前的某一天,卡尔·萨根向年幼的女儿解释关于死亡的问题。“这一刻,你活着。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说,“你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呼吸着空气,喝着水,享受着最近的那颗恒星的温暖。你的DNA世代相传——回溯到更久远的时空,从宇宙的尺度来说,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所有元素,都诞生于一颗恒星的熔炉中。”


上一篇: 青春本可美不胜收

下一篇: 过自己的春暖花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