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夏病”适宜“冬治”

: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其中“夏病冬治”即夏天会出的毛病在冬天医治,多适用于夏重冬轻的慢性衰减性疾病。

  哪些“夏病”适宜“冬治”

  之所以“夏病冬治”,是因为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病,夏季病到了冬季,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浓厚,夏病大多到了缓解期、稳定期或恢复期,这时进行治疗,大多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阴虚阳亢的病应在冬天抓紧养阴,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因为甲状腺分泌过多,致使代谢旺盛,产热多,冬天也不怕冷、反怕热,那么冬天就应进食一些鸭肉等滋阴降火的食品,必要时可服用丹栀逍遥丸或知柏地黄丸,来年夏天的病情就会减轻。

  哪些“夏病”适宜“冬治”?

  一些体弱者易患春夏发作的慢性衰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经常性感冒、急慢性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肠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尿路感染、甲亢、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美尼尔氏病、癫痫、汗证、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统称为夏病,均适宜在冬天诊治。

  “夏病”之所以在夏季容易发作或加剧,除个体差异等因素外,还多因夏季气候炎热,易滋生热毒,致瘀毒内阻;夏多夹湿为患,损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血瘀;暑性开泄,伤阴耗津,可致肾精亏少,阴虚火旺,痰火上扰等症状。

  因为夏季病症,多兼有暑热或暑湿,一般只能治标,或清暑热,或化暑湿;又因夏季患者常饮食减少、舌苔黄腻,不能服食补益药物,而中医治病又非常重视“治病必求其本”,只有扶助正气,才能外驱邪气。因此,欲使夏季疾病除其根,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在冬季滋补。古人“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天人相应”与“治未病”的思想。其中,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凡事要逆向思维,夏病冬治;其二,凡事要未雨绸缪,夏病冬防。

  又是一年的夏病冬治热来临,于是诸家医院和药店纷纷打出“夏病冬治”的旗号, 但是夏病冬治要辨证论治。

  夏病冬治要因病制宜

  夏病冬治真能根治吗?诚然,夏病冬治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等有很好的效果,能根治的案例也有,但是对于部分体质太差或是症状较重的市民,希冀通过三九天灸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改善症状是不现实的。该传统疗法贵在坚持, 一般需要坚持一年。现在, 在医院贴药, 医生还会向市民推荐长龙灸或针灸或推拿按摩、足浴、药膳等特色保健项目可以直接提高疗效。


上一篇: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预防方法

下一篇: 适合夏病冬治的病有哪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