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模式开启预防暖气病3大妙招
4. 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所以要记得常喝水或者吃多点含水分多的水果。
5.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预防暖气病3大妙招
室温控制在18℃~22℃最健康
温度过高的室内会比较干燥,对于皮肤、呼吸道都有影响。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之间,而且一定要干湿平衡,这样人体感觉会比较适宜。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放一个加湿器,每天至少要开窗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减少室内的病毒和细菌的产生。
植物品种要选对
为了防止暖气病,许多市民想到了购买能增加湿度、大量释放氧气的绿色植物,但并不是所有花卉都适合调节室温和湿度。很多常见花卉都有剧毒:夹竹桃的枝叶、树皮中含有夹竹桃甙,误食就会中毒;马蹄莲、龟背竹等天南星科植物的汁液,可引起皮肤痒痛;水仙花头内含有拉可丁,误食可引起肠炎、呕吐或腹泻,叶、花汁液能使皮肤红肿;丁香、夜来香晚间会大量散播强烈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影响。在冬季,室内最适合养仙人掌、吊兰、富贵竹和巴西木。仙人掌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气,使空气湿润温和;吊兰、巴西木等大叶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水分,增加室内湿度;富贵竹等观赏绿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
饮食补水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