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
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3.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
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4.两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为导体环,当A以如图
所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B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