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创设引入】
用P10图片导入,长度测量的必要性,只靠感官判断不准确。
学习内容一: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0至P13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测长度和测时间工具的名称,长度和时间的主单位。
【自学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单位及符号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认识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对照P11图1.1-1写出刻度尺和三角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的量程是15_cm,分度值是1_mm,三角尺的量程是7_cm,分度值是1_mm。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即“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D、“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着刻度线(与尺面垂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创设引入】
用P10图片导入,长度测量的必要性,只靠感官判断不准确。
学习内容一: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0至P13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测长度和测时间工具的名称,长度和时间的主单位。
【自学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单位及符号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认识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对照P11图1.1-1写出刻度尺和三角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的量程是15_cm,分度值是1_mm,三角尺的量程是7_cm,分度值是1_mm。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即“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D、“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着刻度线(与尺面垂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