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

教 材 习 题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如图所示,测硬币的直径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将硬币夹住,使两三角板的直角边垂直于刻度尺,两直角边的间距就是硬币的直径,测量硬币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法(用一根线绕硬币一周,在相交处作一记号,将线拉直,两记号间距即为硬币周长)或重合法(在硬币上画一起点,将起点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然后将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周,从刻度尺上读出长度值);测铜丝的直径:可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长度L,数出圈数n,铜丝直径为d= L/n;测一页纸的厚度可用累积法,即取几十张相同的纸,测出总厚度,然后除以张数.
2.根据自己穿鞋子的尺码估计自己的脚长为d,测身高为7d.
3.一天有24 h,24×3 600 s=86 400 s.
4.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比如10次)所需的时间t,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的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实质采用了累积的测量方法).做周期为1 s的摆要用上述方法测出周期,若测出周期不是1 s,应调节摆的长度,使摆的周期为1 s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相对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
2.B
3.因为我们选择了跑道或跑道周围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这些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可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但是不方便,例如飞机、光等运动速度快的物体通过1 m所用的时间太短,光通过1 m所用的时间只有0.00000033 s,以这样的方式表示速度时多以小数形式出现,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习惯.
2.用手表测出自行车通过两个相邻的里程碑(或若干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t,则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用公式可求得.
3.根据v=,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
v前===8.33m/s.
后50 m的平均速度为v后===7.14m/s.
百米的平均速度为v总===7.69m/s.
4.(1)从表中查出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1 =1318 km
时间t1 =12:55-8:00=4 h55 min=4h <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 声现象(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二章-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