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秋裤”当心皮肤病上身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人们开始感受到寒冬的逼近。但是,在街头小巷,有不少爱美的男女衣着单薄,“绝不穿秋裤”是他们的准则。殊不知,寒冬之下,倔强的不穿秋裤,可能导致皮肤病上身。
那么,“冻出来”的皮肤病有哪些呢?
冻疮
冬季人体生冻疮,是因为遇冷之后血管收缩,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当皮肤因此出现缺血和缺氧时,就容易损伤从而生冻疮。生冻疮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主要是皮肤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比如像冬天经常下冷水的人就容易生冻疮。而内因主要是个体差异,个体血液循环不好、营养不良、是否经常锻炼等都是影响因素。
医生通常建议冻疮的预防最好从秋季开始,虽然如今已经到冬季,但预防工作“为时未晚”。要注意洗手足后擦干水分,避免因水分蒸发带走局部的热量而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特别是足汗多的人,还要勤换鞋袜和保持鞋子的干燥;也不要穿太紧的鞋袜,以免影响局部血流。饮食上多食高热量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也可以服一些维生素E。这样可以提高基础代谢和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减少冻疮的发生。
一旦皮肤出现肿胀或发痒的症状,可能就是冻疮的早期显现。此时,建议市民不要再去寒冷潮湿的环境,同时可以购买有活血功效的肝素钠软膏涂抹皮肤。如果皮肤因为冻疮而出现溃烂,则要防止局部感染,此时可使用诸如百多邦之类消炎软膏涂抹患处。
寒冷性荨麻疹
空气干燥寒冷,皮肤的潮湿度下降,过敏体质的人在严寒的刺激下,体内的冷球蛋白、冷溶血素、冷纤维蛋白原等比一般人更易增多,从而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分为获得性和家族性两大类。家族性又叫做遗传性,较罕见,临床上常见的病例多为获得性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这类患病主要跟个人体质有关,常发生在免疫力下降又不注意保暖的人群中。
医生提醒,要预防此病,就要做好保暖措施,肢体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冷风、冷水等过敏源,如家庭主妇可戴乳胶手套做家务,骑自行车、电动车的市民要戴口罩、手套。年轻姑娘们,在冬天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穿长的宽松的衣裤,把手臂、大腿、小腿等暴露部位遮住。如果遇到哪天风比较大,或经常需要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出门,记得要将口罩戴也带上。另外,大家要多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大冬天洗澡,少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皮脂过分丢失。
如果患上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不要猛烈抓挠患处,应及时就医,服用抗组胺药物,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短期使用类固醇药膏,一般在24小时内症状会逐渐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