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掌握五四运动的性质,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五四精神)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演讲(片段))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