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一单元1邓稼先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 邓稼先第2课时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