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思想的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常常以“审美智慧”称之,没有足够勇气将其称为中国的美学理论。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引以自傲的民族艺术。因此,中国必然拥有本民族的美学,这种美学就是“生生美学”。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生生”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且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生态之美仍然存在于我国诸多民间艺术之中,例如年画之“瑞雪兆丰年”与“大丰收”等。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像齐白石的虾图,仅寥寥几笔,以大片的空白将几只小虾在水中活泼的生命力表现无遗。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摘编自曾繁仁《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美学”是独具中国特色与魅力的美学形态,却一直被西方称为“审美智慧”。

B.“天人相和”具有“生命创生”的内涵,“生生美学”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C.艺术创造的规律就是阴阳之道,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艺术的生命之美。

D.诗歌的意境、绘画的气韵、书法的神韵等使艺术产生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被西方称为‘审美智慧’”错误,由于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思想的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这样称呼。B项“‘生生美学’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错误,“生生美学”是一种美学理论,并不能表现生态美。C项“艺术创造的规律就是阴阳之道”错误,原文第四段为“阴阳之道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测试题(群文阅读鸿儒哲思)

下一篇: 高二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