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推崇(cóng)枢纽(shū)遒劲(qiú)胸中丘壑(hè)
B.匀称(chèn)桥墩(dūn)簇拥(chù)亭台轩榭(xiè)
C.残损(sǔn)摄取(shè)轧扁(yà)长途跋涉(shè)
D.嶙峋(xún)黏土(nián)纤维(qiān)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3分)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
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
6.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
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比如能不
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____________;被毒蜘蛛咬伤后,给它喂食时会像婴儿般哭闹的____________。这些都与他独特的
研究方法有关,他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的。
7.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2分)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②便有红鱼跳绿萍③石幢一夕桃花雨
④叠石疏泉不数旬
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写序号)
(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
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4分)
示例:历史——自然遗风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