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古井》教案(冀教版)
《古井》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重点理解“哺育”和“络绎不绝”的意思。
2.能力目标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门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教学重点:
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理解古井怎样养育和陶冶乡亲们的。
教学方法:
解疑四步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古井》这篇课文,文中优美的文字,淳朴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谁来谈一谈,文中的什么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谈)板书:提供泉水,陶冶品格
2.指导学生默读全文,回忆预习中没有读懂的问题。
3.学生对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浅显的问题及时由学生相互解答,对于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大致为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幻灯出示:
A.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泉水的?
B.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古井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同时,在读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二、讲读课文:
1.理清学文的主线:
(1)四名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用——标出来。
(2)学生汇报时师出示幻灯片:(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哺育着她的儿女)
(3)这句话中,那个词是重点词语?(哺育)你能给结合这个句子解释一下“哺育”的意思吗?(哺养、教育)
(4)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自由谈,师适当点拨)
(5)过渡: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泉水,哺养人们的呢?我们带着问题(1)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重点理解“哺育”和“络绎不绝”的意思。
2.能力目标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门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教学重点:
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理解古井怎样养育和陶冶乡亲们的。
教学方法:
解疑四步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古井》这篇课文,文中优美的文字,淳朴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谁来谈一谈,文中的什么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谈)板书:提供泉水,陶冶品格
2.指导学生默读全文,回忆预习中没有读懂的问题。
3.学生对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浅显的问题及时由学生相互解答,对于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大致为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幻灯出示:
A.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泉水的?
B.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古井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同时,在读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二、讲读课文:
1.理清学文的主线:
(1)四名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用——标出来。
(2)学生汇报时师出示幻灯片:(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哺育着她的儿女)
(3)这句话中,那个词是重点词语?(哺育)你能给结合这个句子解释一下“哺育”的意思吗?(哺养、教育)
(4)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自由谈,师适当点拨)
(5)过渡: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泉水,哺养人们的呢?我们带着问题(1)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习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