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基础检测】
1、生字注音
肇() 朱熹() 中庸()
论语() 埋没()彷徨()
儒家() 探索() 测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