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中2017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亊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周初首都在关中的镐京(今西安)。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周公摄政,营建成周(今洛阳并放置九鼎,六师(军队)于此,从而形成两京制。据此可知,周初建都洛阳
A. 扩展了周王朝的统治疆域
B. 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
C. 确立了周天子共主地位
D. 利于控制殷商残余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可见周初建都洛阳的原因是便于控制殷商残余势力,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已经是周的统治区域,建立新都体现不出扩展统治区域,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确立周天子的共主地位而不是营建新都,故C项错误。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孟子关于井田制的描述持否定态度,认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过于简单化、理想化。近数十年来,学术界重视了对古代农村公社的理论研究,发现井田制确实与村社制极其相似,对孟子的学说也转而接受。关于井田制的争议说明
A. 历史事实难以捉摸不可研究
B. 历史研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C. 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拓展视野
历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亊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周初首都在关中的镐京(今西安)。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周公摄政,营建成周(今洛阳并放置九鼎,六师(军队)于此,从而形成两京制。据此可知,周初建都洛阳
A. 扩展了周王朝的统治疆域
B. 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
C. 确立了周天子共主地位
D. 利于控制殷商残余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可见周初建都洛阳的原因是便于控制殷商残余势力,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已经是周的统治区域,建立新都体现不出扩展统治区域,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确立周天子的共主地位而不是营建新都,故C项错误。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孟子关于井田制的描述持否定态度,认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过于简单化、理想化。近数十年来,学术界重视了对古代农村公社的理论研究,发现井田制确实与村社制极其相似,对孟子的学说也转而接受。关于井田制的争议说明
A. 历史事实难以捉摸不可研究
B. 历史研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C. 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拓展视野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