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5月份)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 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 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 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 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天下四方”是指一统,即统一天下。根据所学可知,“楚国”“问鼎中原”是在春秋时期,诸国混战促进民族交融催生大一统观念。故答案为C项。A项,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表述与材料中“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相符,但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天下观念是否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不能一概而论,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周礼》一书中,思想家将“慈幼”&ldquo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