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中考数学复习 第9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认识试卷
第三章 函  数
第9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认识
1. (2010,河北)一艘轮船在同一航线上往返于甲、乙两地.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5 km/h,水流速度为5 km/h.轮船先从甲地顺水航行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逆水航行返回到甲地.设轮船从甲地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h),航行的路程为s(km),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C)
A B C D
【解析】 航行过程分三段,且第二段停留,此时s值不变,即图象与x轴平行,故选项D错误.无论速度快慢,路程都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三段图象都应是向上的趋势,故选项A错误.从甲地到乙地顺水航行,从乙地返回到甲地逆水航行,所以第一段图象比第三段倾斜程度更陡一些,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2. (2011,河北)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第2题图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得y-=x,即y=x.
3. (2013,河北,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E⊥AB,CF⊥AB,且AE=EF=FB=5,DE=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点B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s,y=S△EPF,则y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第3题图
A B C D
【解析】 在Rt△ADE中,AD==13.在Rt△CFB中,BC==13.①当点P在AD上运动时,如答图①,过点P作PM⊥AB于点M,则PM= AP·sin A=t,此时y=EF·PM=t,为一次函数.②当点P在DC上运动时,y= EF·DE=30.③当点P在BC上运动时,如答图②,过点P作PN⊥AB于点N,则PN=BP·sin B= (AD+CD+BC-t)=,则y=EF·PN=,为一次函数.综上可得选项A的图象符合.
第3题答图
<
第9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认识
1. (2010,河北)一艘轮船在同一航线上往返于甲、乙两地.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5 km/h,水流速度为5 km/h.轮船先从甲地顺水航行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逆水航行返回到甲地.设轮船从甲地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h),航行的路程为s(km),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C)
A B C D
【解析】 航行过程分三段,且第二段停留,此时s值不变,即图象与x轴平行,故选项D错误.无论速度快慢,路程都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三段图象都应是向上的趋势,故选项A错误.从甲地到乙地顺水航行,从乙地返回到甲地逆水航行,所以第一段图象比第三段倾斜程度更陡一些,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2. (2011,河北)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第2题图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得y-=x,即y=x.
3. (2013,河北,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E⊥AB,CF⊥AB,且AE=EF=FB=5,DE=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点B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s,y=S△EPF,则y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第3题图
A B C D
【解析】 在Rt△ADE中,AD==13.在Rt△CFB中,BC==13.①当点P在AD上运动时,如答图①,过点P作PM⊥AB于点M,则PM= AP·sin A=t,此时y=EF·PM=t,为一次函数.②当点P在DC上运动时,y= EF·DE=30.③当点P在BC上运动时,如答图②,过点P作PN⊥AB于点N,则PN=BP·sin B= (AD+CD+BC-t)=,则y=EF·PN=,为一次函数.综上可得选项A的图象符合.
第3题答图
<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