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养生防病须遵守6大原则,立春时节如何护肝

: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不放松

  春季养生还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可见,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又称“打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起居方面,人们要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的规律,适当晚睡早起,少睡懒觉,积极参加晨练(注意避开空气严重污染的日子)。在情志调养方面,《黄帝内经》提到了“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善良、宽容的心境,如此才能与春季的“生”气相应,对养生保健有莫大的好处。

  在饮食上,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燕京岁时记》记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春饼中的豆芽、韭黄等也都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时令芽菜,对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很有益处。

  春季“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朋友春季要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粥,来控制过旺的肝气,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等症状的加重。立春过后,紧接着就是春节,平日脾胃不好的人,一定要饮食清淡、适量,尤其应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或海鲜等发物,以免故病复发、加重。

  在疾病防治方面,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初春气候变暖,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传染病进入多发季节,此时应注意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发时节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春暖乍寒,气温起伏明显,过早减衣容易导致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加重,甚至诱发中风。体弱的儿童则容易感染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感冒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春捂”。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希望保养头发、促进睡眠的朋友不妨一试。


上一篇: 让你每天都靓丽的26个秘诀

下一篇: 5个中医小方法有效防春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