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治疗

:

  对原发性气胸初次单纯抽气复张失败的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第2次抽气复张。失败后再考虑进行小导管插管引流。

  (2)肋间插管引流  视情况采用小胸导管(13F)或较大的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有一项研究表明采用小胸导管(13F)治疗气胸的成功率低,并建议采用较大的导管,然而后来的研究结果并不与此相符,认为较小口径的胸导管效果更好,目前尚未推荐为首选治疗,这还需要更多的经验。与大口径胸导管引流系统相比,采用小口径胸导管引流系统的平均引流时间为2天至4天不等。这些研究均未发现导管阻塞的问题。通过小导管内置套管系统仍可进行化学性胸膜固定术。若出现胸腔积液和大漏气且超过小导管的引流能力时,那么采用小导管很容易失败,而选择较大的导管则比较有利。

  3.手术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是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①同侧复发的气胸;②对侧首发的气胸;③同时发生的两侧自发性气胸;④肋间引流5~7天后持续性漏气或肺未能复张;⑤自发性血气胸;⑥高风险职业(如飞行员、司机等);⑦怀孕。

  患者的意愿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部分初发气胸的患者即便不是因为职业因素,在权衡复发的风险与慢性疼痛、躯体不适以及医疗花费的利弊之后,也选择手术治疗。

  (1)开胸手术  为了预防气胸复发,在胸膜漏气的部位进行烧灼、结扎或缝合并发的肺大疱以关闭漏口是必要的。开胸手术的术后气胸复发率很低。肺大疱结扎/切除、开胸胸膜剥脱术以及肺尖或全肺壁层胸膜切除术的失败率均低于0.5%。气胸患者胸廓切开术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3.7%,大多数为痰液潴留和术后感染。一般而言,开胸手术采用单侧肺通气,在外侧胸廓切开进行脏层胸膜切除术、肺切除术、肺大疱结扎或胸膜剥脱术。

  (2)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  与外科手术相比,对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资料较少,就并发症、住院时间而言,VATS比开胸手术有优势。最小创伤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开胸手术相似,8~12%。VATS术后气胸的复发率为5~10%,高于开胸手术的1%。尽管在胸腔镜下进行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切除术、胸膜剥脱术以及外科性胸膜固定术成功率都很高,然而有人担心在吸入一氧化氮局部麻醉下进行VATS会引起进行性单侧肺通气困难,并且还会增加检查整个脏层胸膜表面的难度,以及增加遗漏漏气肺大疱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VATS可能更适合年轻复杂性或复发性原发性气胸患者,而对继发性气胸则不太适合。对于继发性气胸患者,开胸手术并进行胸膜修补仍是目前推荐的方法,而VATS应该作为由于肺功能太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患者的备选方案。

  (二)气胸的并发症及其治疗

  1.血气胸


上一篇: 浅析艾滋病的基本常识

下一篇: 在疾控中心做了艾滋病检查之后多久才能知道结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