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北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的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小农经济的特点
D.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C项,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相关知识,也没有反映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C项错误。B项,题干表明,古代国家的代称“社稷”一词中的两个字均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这说明农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证明农业是立国之本。故B项正确。D项,土地是古代农业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题目中并没有反映出这种依存关系。故D项错误。
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 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C. 铁器牛耕成为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材料“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5%”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当中铁农具较多,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故A正确;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而且材料并没有反映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故B排除;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故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的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小农经济的特点
D.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C项,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相关知识,也没有反映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C项错误。B项,题干表明,古代国家的代称“社稷”一词中的两个字均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这说明农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证明农业是立国之本。故B项正确。D项,土地是古代农业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题目中并没有反映出这种依存关系。故D项错误。
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 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C. 铁器牛耕成为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材料“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5%”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当中铁农具较多,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故A正确;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而且材料并没有反映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故B排除;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故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