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市2019届高三物理第三次调研试题(有解析)
江苏省七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记有“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人们对雷电认识已从雷公神话提升到朴素的阴阳作用.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发生雷电的过程是放电过程
B. 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
C. 发生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D. 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雷电是天空中带异种电荷的乌云间的放电现象,A正确。
B.根据能量转化可知,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B正确。
C.电荷不会产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总量不变,C错误。
D.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D正确。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3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开始时开关S1、S2闭合.下列操作能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的是
A. 断开开关S1
B. 断开开关S2
C.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D.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断开开关S1,回路电流为零,电容器通过R1、R2、S1回路放电,电荷量减小,A错误。
B.根据电路结构可知,回路电流,电容两端电压:,断开开关S2,电容器直接串联在电路中,回路电流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电动势,电压变大,根据可知,带电量变大,B正确。
C.滑动变阻器R1与电容串联,稳定时,支路无电流,改变R1的滑片位置,不会改变电压和电流,电容带电量不变,C错误。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接入电路电阻变大,回路电流变小,电容两端电压变小,根据可知,带电量变小,D错误。
3.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如图所示,设桥体中三块相同的钢箱梁1、2、3受到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相邻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均沿水平方向.则
A. 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
B. 钢箱梁1、2间作用力大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记有“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人们对雷电认识已从雷公神话提升到朴素的阴阳作用.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发生雷电的过程是放电过程
B. 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
C. 发生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D. 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雷电是天空中带异种电荷的乌云间的放电现象,A正确。
B.根据能量转化可知,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B正确。
C.电荷不会产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总量不变,C错误。
D.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D正确。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3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开始时开关S1、S2闭合.下列操作能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的是
A. 断开开关S1
B. 断开开关S2
C.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D.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断开开关S1,回路电流为零,电容器通过R1、R2、S1回路放电,电荷量减小,A错误。
B.根据电路结构可知,回路电流,电容两端电压:,断开开关S2,电容器直接串联在电路中,回路电流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电动势,电压变大,根据可知,带电量变大,B正确。
C.滑动变阻器R1与电容串联,稳定时,支路无电流,改变R1的滑片位置,不会改变电压和电流,电容带电量不变,C错误。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接入电路电阻变大,回路电流变小,电容两端电压变小,根据可知,带电量变小,D错误。
3.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如图所示,设桥体中三块相同的钢箱梁1、2、3受到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相邻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均沿水平方向.则
A. 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
B. 钢箱梁1、2间作用力大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