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汤竟暗藏5大健康危机
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是不超过6克,但我国居民目前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2倍以上,并可能因此导致了血压的上升,使脑卒中、心脏病及肾病风险增加。
煲汤时除控制放盐量外,放盐时间也很重要,最好等汤快熬好时再放。
速度危机:喝快损营养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其实并非如此。无论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更多的是源于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各有利弊。比如,饭前喝汤虽然能增强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若喝得太多也会冲淡胃酸,影响食欲,特别是小孩,一旦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对成长发育造成影响。
饭前或饭后喝汤并不是最重要的,喝汤时应该控制的是速度和汤量,尽量放慢速度,每次一碗即可。研究显示,放慢自己的吃饭速度可以有效减少食物摄入量,因为饱腹感总是滞后于实际摄入量。喝汤也是如此,慢点喝有益于营养的均衡摄入。
容器危机:树脂怕高温
耐高温的树脂碗、仿瓷餐具等,由于轻便美观,不怕摔碰等优点,正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用这类餐具盛热汤,却存在不小的健康隐患。比如美耐皿,由一种三聚氰胺和甲醛合成的树脂制成,具有美观耐用的特点。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稳定,当温度超过70℃时,就会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虽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标,但长期用这种碗喝汤,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其他一些塑料器皿,在盛放热汤时也存在类似隐患。建议多用陶瓷餐具盛汤,煲汤时也尽量用砂锅等器皿,不仅健康,而且更加美味。
以上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在外面餐馆喝汤所隐藏的五大健康危机,希望朋友们能了解。实在是想喝汤了就在家自己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