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季怎么看焦虑

:

  现在天气炎热又恰逢高考、中考之际,不少考生、家长容易情绪躁动、心理负荷大,从而产生焦虑反应。

  正确认识考前焦虑 焦虑有正常和病理之分 焦虑是人在缺乏充分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坐立不安,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1、心理症状:紧张、担忧、烦躁、害怕、惊恐。

  2、躯体症状: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心悸、胸闷、尿频。

  3、运动症状:震颤、小动作多、坐立不安。

  焦虑有正常焦虑和病理焦虑之分。因一定原因引起、可理解的、适度的焦虑都属于正常焦虑;病理焦虑是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环境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和反应不相称出现的严重或持续的焦虑反应。符合下列之一的焦虑便是病理焦虑:因该症状而就诊或求助;采用服药等方法试图减轻症状;症状影响社会功能或产生明显苦恼。

  考前紧张不等于考试焦虑 适度的压力具有激励作用,压力过大可使人产生焦虑情绪,注意力涣散。如果一个人时常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压力较大: 身体症状:心悸,有时感到心脏猛烈跳动,爱出汗,饮食不规律,便秘或腹泻,常做噩梦。心理感受和行为变化:经常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内心不安,因为急躁易怒而影响和他人的关系。有时不能把握自己,情绪和行为很不稳定。

  压力会引起考生两大焦虑反应,

  1、考前焦虑:发生在重大考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精力不集中,心烦意乱,头痛、腹泻等。

  2、考试焦虑:考试中出现的过度紧张、大脑空白,原来熟记的材料不能回忆。有的人伴有手抖、口干、头昏、心率过快甚至休克,也即“晕场”。


上一篇: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芳香疗法:精油舒缓情绪压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