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156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 姓名_____ __ 成绩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第2页至第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第1页至第6页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
A. B.
Q
C. D.
2.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
A. 1 B.2 C.3 D. 4
3.下列分式中,无论x取何值,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4.若分式中的a、b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 )。
A.是原来的20倍 B.是原来的10倍
C.是原来的 D.不变
5.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 ÐB =ÐC = 90°,
E是BC的中点, DE平分ÐADC, ÐCED = 35°, 则ÐEAB的度数是 ( )。
A.65° B.55° C.45° D.35°
6.某园林公司增加了人力进行园林绿化,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植树50棵,现在植树600棵所需的时间与原计划植树450棵所需的时间相同,如果设原计划平均每天植树棵,那么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1 B.-1 C.0 D.
8.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8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2cm B.16cm C. 20cm D. 16cm或20cm
7
9.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中线,分别延长BD、CE到F、G,使DF=BD,EG=CE,则下列结论:①GA=AF,②GA∥BC,③AF∥BC,④G、A、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 姓名_____ __ 成绩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第2页至第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第1页至第6页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
A. B.
Q
C. D.
2.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
A. 1 B.2 C.3 D. 4
3.下列分式中,无论x取何值,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4.若分式中的a、b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 )。
A.是原来的20倍 B.是原来的10倍
C.是原来的 D.不变
5.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 ÐB =ÐC = 90°,
E是BC的中点, DE平分ÐADC, ÐCED = 35°, 则ÐEAB的度数是 ( )。
A.65° B.55° C.45° D.35°
6.某园林公司增加了人力进行园林绿化,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植树50棵,现在植树600棵所需的时间与原计划植树450棵所需的时间相同,如果设原计划平均每天植树棵,那么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1 B.-1 C.0 D.
8.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8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2cm B.16cm C. 20cm D. 16cm或20cm
7
9.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中线,分别延长BD、CE到F、G,使DF=BD,EG=CE,则下列结论:①GA=AF,②GA∥BC,③AF∥BC,④G、A、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