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门头沟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门头沟区2019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19.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
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寒食帖》的赏析,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 字体方正稳健,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
B. 字体古朴典雅,字形修长,笔画圆润。
C. 字体大小参差,笔势高低起伏,痛快淋漓。
D. 行文疏密有度,笔画连绵,如骤雨旋风。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发奋遍识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法”。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驾轻就熟。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也因此,苏轼一生著述甚丰。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甲】文学小言【甲】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乙】可见对苏轼评价之高。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见过暗红的赤壁,见过杭州的西湖;吃过黄州的猪肉,也吃过儋州的荔枝。读书是读有字之书,行路则是读无字之书。阅读山川河湖,阅读人情风貌,阅读一草一木。经历繁华,使人生变得厚重;走过世界,使心胸变得开阔。
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权倾朝野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①;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 ② ;弟弟苏辙受自己连累而一路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③;朋友章惇强势逼人,因为党争对他落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