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的正确方式
(√)防秋燥,饮粥水。多吃能够起到润肺作用的蔬菜水果吧,这对身体错不了!蜂蜜、雪梨都能润咽;萝卜、切片拌蜂蜜可防治燥热咳嗽;常饮豆浆或鲜奶能滋阴润燥;吃香蕉、红薯或磨烂芝麻煮糊能润肠。这些养生贴士,麻麻get起来!
(√)清补凉,健脾胃。于湿气较盛之时可考虑选用一些有清热袪湿功效的食材和药材,坊间有一种名为「清补凉」的药方,材料一般有绿豆、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等,有清热利湿健脾之效,可加入适量瘦肉作汤食用。不过需留意现成的「清补凉」汤包所含材料不一,宜先咨询中医师的意见选用。
(√)黑食品,少食之。近来发生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僵尸肉、注胶虾、炸鸡吃出虫子、地沟油烘焙食品……太多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建议妈咪们还是亲自下厨做出营养的美味,少去下馆子少让孩子吃街边“黑食品”。
Part3:起居
处暑起居,要注意顺应气节的特点,早睡早起养精神。气温转变,小心秋老虎来袭哦,秋季天干物燥,提防生活中的爆炸源哦。
(√)睡眠足,精神好。处暑起居,要注意顺应气节的特点,早睡早起养精神。初秋昼夜温差大,秋乏的人们要养好睡眠,多睡一个小时,睡出好精神,养出水嫩皮肤,这比用高昂化妆品都要管用,麻麻们!
(√)秋老虎,小心防。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对于刚刚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查隐患,防灾难。古人云: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近日一连串爆炸事故令人心寒,人们在惋惜生命远去的同时,是否有小心排查生活隐患呢?>>>戳这里,看看藏在身边的危险爆炸源,为自己的安全居住提供保障哦!
Part4:出行
凉风习习,神清气爽。野炊郊游,其乐无穷。处暑之后,不妨多锻炼身体,进行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