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广告语的该如何入手与使用
产品高度同质化,该说的人家都说了,表面的能够检测能够比较的优点特点说完了,还有办法吗?有。我们可以寻找潜在的优势、潜在的标准。这种标准就藏在消费者心里,我们称它为“黄金标准”。黄金标准是消费者想要的最理想的东西,它是事实上的产品永远也达不到的,谁占据了它,谁就成为了具有黄金标准的品牌,这对于挑战者来说是刀枪不入的。
例如:“华伦西那”浓缩橙汁说“要么喝鲜榨橙汁,要么喝华伦西那”。什么果汁能比鲜榨果汁更好呢?不用说,鲜榨果汁就是黄金标准。“华伦西那”和鲜榨果汁平起平坐。电视广告上人们戴着眼罩,总是把它与鲜榨果汁搞混。一年之内,“华伦西那”销量翻了一番。同理,美国有一种婴儿速溶奶粉杰贝,它说它的奶粉“酷似母乳”。不多的几个月,就使销量增加了50%。有一个风雨衣品牌格雷特斯,广告语是“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无可比拟。”于是,在短短的三年,销量增长了3倍。
广告应该追求实效。我们的有些广告空泛无力,没有承诺。下面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个案例。有一种产品——新型晾衣架,产品本身很好,但广告说辞不佳。这种新型晾衣架专门为楼房住户在阳台上晾衣而设计,用电动或手摇,升降随人。每件衣服之间疏密可调且能固定,衣多不挤,风刮不掉。可惜广告没从产品中深入挖掘、细心筛选出一个USP送到消费者的心坎上。这则广告这样说:“××牌晾衣架,我家晾衣真方便。”
这不是废话吗?“晾衣架晾衣真方便,吸油烟机一开就没了油烟,洗衣机洗衣真干净,电冰箱一冻就保鲜”──这样的话,我一口气能说出一大堆,有什么用?既没有把产品利益点说透,又没有击中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空泛无力,说了等于没说。“方便”太空泛,用在谁身上都行。难道我们开发新产品、消费者花钱购买东西不是为了方便是找麻烦吗?“方便面一泡真方便,手机打电话不用线……”我们国内的广告主和广告人低幼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一种全新的产品为我们寻找切实有效的销售主张提供了许多先天的条件。就是说,USP在新产品中与生俱来,先天就有,就看你的“眼力”如何了。
据我初步观察,这种晾衣架至少有两点优势可做USP备眩。
一是“晾衣不用竹挑,只需轻轻摇一冶。这句广告语强调晾衣架省力的功效。家庭中洗衣服、晒被褥大多是母亲或妻子的活儿。省力,就是晾衣架实效的承诺,而且是正对特定消费对象需求的承诺,因而它可以潜入目标消费者的心。“真方便”太空洞无物,是隔靴搔痒。这是许多广告的通玻。
二是“洗衣添帮手,晾衣是游戏”。这个广告语从产品能给原本乏味的家务劳动带来乐趣着眼,突出产品“好玩”的特性,这也是很能吸引人的。“帮手”一添就是两个,一个是晾衣架,再一个就是家中的孩子。“好玩”的晾衣架,一定会吸引孩子来“帮忙”的。在电视广告上,让孩子来升起晾衣架,产品使用简便省力的特点不言自明,很有趣和说服力。
遗憾的是,象晾衣架这样假、大、空的广告比比皆是,什么“俞兆林,真厉害,“大红鹰,新时代的精神”,不一而足。不知广告主花钱打广告到底想传达什么,想让受众从中得到什么。广告人要善于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说到消费者的心坎上,而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大话假话,消费者听着烦,广告主白扔钱,广告人也实在丢脸。
2.消费者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