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鉴别诊断
2. 大便稀溏,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五更泻),为肾阳不足;水泻为湿重:泻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
3. 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血暗红,而黄乏力,为脾不统血。便下脓血,里急后重,为湿热下痢。赤痢多热,白痢多寒。
4. 小便黄而少,为实热;黄赤混浊,尿流不畅或尿痛,为膀胱湿热。
5. 小便清白,为虚寒;兼有频数不禁,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6. 血尿骤发,尿道刺痛,多为下焦湿热;如伴有腰腹剧痛,应考虑结石。血尿频发,尿道无痛或微痛,腰酸痛,多属肾虚不固。
五、问头身:注意疼痛部位,性质及发作时间。
(一)头痛:头痛不止连及项背,伴有恶寒发热,多属外感;头痛轻而缓,时痛时止,常兼眩晕,多属内伤里证。头痛沉重,如裹如蒙,多为湿困;头痛眩晕,口苦目赤,多为肝胆火盛;头晕而心悸气短,多为气血不足;偏侧头痛,多属内风或血虚。此外,可参考经络循行部位进行辨证,如后头痛属太阳经,见于外感;前额、眉棱骨痛,属阳明经,见于火热上攻或血虚证;痛在两颞或偏头痛,属少阳经,见于肝胆火或风热上攻。
(二)眩晕:暴眩多实,久眩多虚。头晕目眩,伴有头身麻木,多属肝风内动;眩晕头沉,体胖痰盛,多属痰湿内阻,清阳不升之证;眩晕时作,面白乏力,多属气血不足。
(三)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胆经绕耳,故肾气不足,胆经火盛均可导致耳鸣耳聋。突然发作者,多属实证、热证;久鸣久聋,多属虚证。
(四)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产后身痛而无表证,多属血虚或血瘀脉络;周身窜痛多属肝气不疏关节疼痛为痹证,疼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属风偏重;痛势酸重,或肿胀为着痹,属湿偏重;疼痛剧烈,遇寒加重为痛痹,属寒偏重;关节红肿热痛,则属风湿热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