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手足汗出:手足心出汗,多属脾胃湿热郁蒸之候。但实热或阴虚阳亢之虚证,也可见手足汗出,辨证时应结合其它症状全面分析。
(四)战汗、绝汗:先见全身战栗而后汗出,称战汗,为正邪相争,病势转折之兆。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为邪去病退。若汗出烦躁不安脉大者,为正不胜邪。绝汗是额部出冷汗如珠如油,四肢厥冷,为阳气虚脱,见于休克等危重病证。
三、问饮食:注意食欲、食量、食后反应、口味及口干渴的情况。
1. 食欲减退或为胃肠有滞或为胃气虚弱。能食而食后胀满,多为胃强脾弱。多食易饥,形体反瘦,多为胃有实火。
2. 食后胃痛减轻,多属脾胃虚弱;食后疼痛加重,多为内有积滞或气滞血瘀。
3. 呕吐多属胃气上逆。区吐酸腐或不消化的食物,多为胃有停滞。呕吐酸水,多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呕吐清水,多为胃寒停饮。妇女停经而见呕恶,应考虑妊娠恶阻。
4. 饮食喜热为脾胃虚寒;饮食喜冷为胃有实热;口渴引饮,为里热;口干不欲饮,多为脾虚湿盛;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为阴虚虚热。
5. 口淡无味为脾虚;口苦为肝胆或心经有热(火);口甜或粘腻为脾有湿热;口酸为伤食、消化不良;口粘为湿困脾胃。
四、问二便:注意大小便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次数。
1. 大便秘结、干燥难解,多为实证、热证。久病、惠人或产妇大便困难,多为津亏血少或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