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共2课时济南版)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重难点)
②通过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学会区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③通过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理解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④通过学生对葫芦藓和肾蕨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而这三类植物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常接触,学生的生活阅历又有限,对这些植物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类植物的实物、图片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类植物的特征。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比如在学习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在观察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直观的体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和实物投影仪、准备实物材料及用具:水绵、海带、紫菜、葫芦藓、肾蕨、放大镜、镊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4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结构层次,还记得最高等的植物是什么吗?绿色开花植物有几种器官呢?(6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这六种器官呢?——并非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有不同的类群,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植物的主要类群。
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6种器官。 通过问题与上节课巧妙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18分钟 过渡:地球上的植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象现在这样丰富多彩,所有类群的植物都是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藻类植物,然后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后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就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绿色开花植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