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更积极、更幸福的五本书
有的人看到半杯水,会说半满,开开心心;而有的人看到同样半杯水,会说半空,郁郁寡欢。同样的情形,为何导致不同的感受?是不是因为,有的人天生乐观,有的人天生悲观?
塞利格曼指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性。
对于乐观,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就像是行驶在人生道路上的汽车,人生的道路不是一路平坦的康庄大道,更多是崎岖颠簸的羊肠小路。而乐观就像是装在车上的弹簧减震器,如果不懂或者不善乐观,碰到任何一丁点的障碍都会颠簸地厉害。而装了弹簧的车,颠簸起来就会相对小很多。
看完这本书,给自己的“汽车”装上超强减震器。
2.《积极情绪的力量》
作者: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作者被上一本书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拍着大腿直呼后生可畏。
这是一本教我们追寻积极和幸福的书。书中列出多个方法,依此实践,我们便可以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降低有害的消极情绪,最终实现欣欣向荣的积极生活。
那么积极情绪是不是越多越好,而消极情绪则越少越好?其实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有个比例,最佳的比例为3:1,也就是著名的洛萨达比例。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当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2.9013(积极:消极=17:6)时,团队或者个人就会积极向上,反之,则会比较消极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