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腾讯“春晚红包大战”,支付宝靠什么赢了微信?
“拿下这个标的,我们其实只比对方多出了几百万。”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告诉《人物》记者。他将支付宝这次“啃下”春晚归结于创新和玩法的胜利:比如说,春晚希望红包环节展示的不是赤裸裸的“钱”,而是更浓烈的节日气氛,支付宝红包于是设计了“咻红包、传福气”的玩法,让用户除了能领到钱还能领到“福气”,而集齐“五福”则将跨入再一轮的领钱游戏。再比如说,前一年春晚上的微信摇一摇,虽然最终近千万人次分享了总值5亿的红包,但有分析认为,在领红包的过程中商家的信息没有得到明确,用户并不清楚是谁在给自己发钱。
商家更爱跟支付宝玩。2015年春节前,在微信全面封锁了支付宝的红包链接后,后者的产品总监朱雁春急中生智,做出了口令红包的应对方案:当用户想要将支付宝红包分享到微信时,会自动生成一张带有数字口令的图片,用户在微信分享这张图片——而不是之前的链接,就可以了,而他的好友在看到这张图片后只要回到支付宝输入数字口令便能领到相应的红包。简单地说,就是微信能阻止来自支付宝接口的分享,但它识别不了用户自主上传的图片。
这本是针对封锁的消极防御,却很快被精明的商家嗅出了商机。去年除夕当晚,马云发出了第一条中文口令红包,口令就是一个“我”字,100万的红包两分钟内被抢光,蚂蚁金服O2O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在朋友圈里说,用户不断输入口令的尝试高达上亿次,而“阿里同学的手机都被打爆了,全是想要合作的商家”。
红包迭代:“咻”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是不甘心的。”说起红包,支付事业群产品总监朱雁春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他回忆,支付宝做红包的尝试其实早于微信,“2013年农历年底,我们做了个讨红包的链接。用户会收到短信,某某向你讨红包啦,然后附了个链接,点进去就可以用支付宝向对方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