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第三节民族教案
第三节 民 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