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

:
>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主题:比例的意义   

课   时:共 14 课时,第13 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首先介绍了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两种形式,和比例尺互化的方法,及求比例尺的方法,同时还沟通比例尺和分数的关系,未后续学习“放大与缩小”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生也接触了比例尺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较容易的掌握本课内容。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

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

带来了方便。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同伴交流、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具体,能说出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2.  能区分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并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3.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评价任务]

1.  学生通过自学、同伴学习能正确判断比例尺,并会说出每个比例尺的实际意义,知道比例尺是一个固定的比检测目标1的达成;

2.  会自己判断是数值比例尺或线段比例尺及他们的不同,并能进行两种比例尺的互化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检测目标1、2的达成;

3.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比例尺的意义

上一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

下一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