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练习仪器装备、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2. 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加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
3.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加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
难点: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
三.自主预习:
1.观看35页图确定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氧气的气密性?
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根据是什么?
3.铁丝再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为什么要预先在瓶中放一些水?
四、课堂助学:
1.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按图连接仪器(3)加热试管(4)收集气体
(5)把导管口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归纳。
2.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的产物。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结论和实验中的注意现象。
交流讨论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握住的方法以外,还有什么简便方法?
(2)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什么开始产生的气体不宜收集/
(3)停止加热之前,为什么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若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
(4)把加热到发红的木炭插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时为什么由瓶口缓缓插入?
(5)在实验中你发现的问题与想法?
(6)你能否用一些代用品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氧气的发生装置?
选用的物品及药物:
---------------------- 画出你的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