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 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
第七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二部分是“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三部分是“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第一部分内容。本节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3、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文档为doc格式